股吧首页 > 361度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8 17:14:50 股吧网页版
从安踏到361度:“晋江鞋王”为何都选家族信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1361_0

K图 02020_0

  晋江,这座被誉为“中国鞋都”的闽南城市,孕育了安踏、特步、361度等一批国产运动品牌。

  2025年4月25日,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下称361度)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六位股东——丁伍号、丁辉煌、丁辉荣、王加碧、丁建通及王加琛——分别设立家族信托,通过离岸架构将合计约65.60%的公司股权转入信托计划。

  这标志着361度正式加入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家族信托潮”, 不仅延续了与安踏、特步等晋江系运动品牌“上市+家族信托”的经典路径,也折射出了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理念的升级——从“家长式分配”转向“制度化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家族信托不仅是财富工具,更是企业治理的战略选择。随着北京股权信托登记等政策落地,股权置入信托产生的税费成本将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得以借助家族信托这一创新工具,实现从“创富”到“传富”的稳健过渡,为民营经济的长远稳定注入新动力。

  361度的家族信托模式:“分设信托+集中持股”

  361度的品牌故事始于福建晋江的家庭作坊,创始人丁建通早年投身制鞋行业,历经华丰鞋厂、别克鞋业的发展阶段,于2003年推出“361 度” 品牌。2009年,公司登陆港交所,代码HK01361,成为晋江系运动品牌中较早上市的企业之一。

  随着企业成功上市与规模持续扩张,自2010年代起,丁氏家族的管理权逐步向第二代的过渡。丁建通的女婿丁伍号担任集团总裁,儿子丁辉煌和丁辉荣分别出任主席和副总裁,家族企业开启新老交替的篇章。本次家族信托的设立正处于丁建通逐步退出、二代成员主导运营的关键时期。

  361度公司一直以来都采用家族控股模式,丁伍号、丁辉煌、丁辉荣分别持有17.03%、16.29%、15.67%股权,王加碧与王加琛兄弟作为股东亦分别持股8.16%,形成以丁氏家族为主导的管理层。361度在2024年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营收首度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59%,显示出了其稳健的经营实力。

  此次361度设立的家族信托选取了“离岸架构+控股公司” 这一经典且成熟的运作模式。六位股东在BVI(英属维尔京群岛)分别设立The DWH Trust等六个信托,先将持有的丁氏国际、铭榕国际等控股公司股权赠与受托人,再注入信托全资控股的BVI公司。经过该家族信托设计,受托人通过间接持股的方式对361度国际有限公司的比例增至65.60%,但丁氏成员担任控股公司董事、掌握投票权,以确保企业控制权不旁落。

(361度股权穿透图,数据来自企业预警通、21记者绘制)

  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361度此次设立离岸家族信托,是出于家族财富与事业传承的常规考量。在境外资本市场,尤其是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地上市的公司,普遍会在上市前后搭建家族信托架构。而361度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分设信托+集中持股”的创新模式,主要持股的家庭成员各自设立家族信托。这一安排既能有效隔离各小家庭的婚姻风险,保障股份传承的稳定性,又能实现资产的全面保护,推动家族企业从“人治”向“制度化治理”转型。

  晋江运动品牌的传承进路

  作为 “中国鞋都”,福建晋江聚集着 3000 多家制鞋企业,拥有 40 多枚中国驰名商标,每年生产 16 亿双运动休闲鞋,产量占全国的40%、全球的 20%,相当于全球每五双运动鞋中就有一双产自这里。而361 度、安踏和特步均为晋江孕育的知名运动鞋服企业。

  在家族财富管理领域,这三家企业也不约而同选择了 “多个家族信托 + 离岸家族控股公司” 的架构模式。其中,安踏与特步较早涉足家族信托,二者在架构设计上也各具特色。

  安踏早在2007年上市前便开启顶层设计布局,搭建起“家族信托群”,借助7个信托与3家BVI控股公司达成集中持股。其架构优势在于,提前完成布局有效规避了上市后股权变动可能引发的市值波动,还帮助了丁世忠家族通过信托群掌握了超50%的股权,有效隔离了婚姻、债务等风险。

  特步则是上市后的分权治理。在2015年上市后着手设立信托,丁氏兄妹三人分别通过三个信托持有BVI控股公司(万兴控股)不同比例的股份,即55%、35%和10%,进而间接控制上市公司60.05%的股权。这种模式着重体现分权与制衡理念,以差异化的持股比例实现了家族内部权力制衡,且信托条款具备较高灵活性,可依据家族成员需求动态调整收益分配。

  相较于安踏和特步,361度设立家族信托的时间虽较晚,但其架构设计更加聚焦于控制权巩固与代际传承的平衡。在创始人丁建通逐步交棒、二代成员丁伍号等人主导经营的转型关键期,家族信托的设立成为稳固企业控制权的重要制度保障。

  从家族治理成效来看,晋江运动品牌三巨头的表现可圈可点。安踏与特步至今未传出重大家族纷争或财产纠纷,印证了其信托架构的有效性。这也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安踏通过“信托群”设计提前锁定各支系权益,助力2023年涉及多位家族成员及核心高管的人事调整得以平稳实施。特步的代际传承同样有序推进,创始人丁水波长女丁利智在2024年出任特步集团环球事业群副总裁后,2025年又接任了CFO,也显示了家族在代际传承中有序推进权力过渡。

  良好的家族治理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稳定基础。2024年,安踏集团营收突破700亿元大关,达708.26亿元,同比增长13.6%;归母净利润119.27亿元,增长16.5%,双双创历史新高。同期特步实现营收135.77亿元,同比增长6.5%。

  三家品牌均在境外上市,在架构搭建上,均采用了离岸信托。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滕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在红筹架构下,境外上市主体配置离岸信托满足了资本市场合规与税务优化的双重需求。一方面,离岸地成熟的信托法律体系能为信托财产提供强有力的隔离保护;另一方面,离岸信托的 “税收中性”特性可实现所得税递延、遗产税筹划及跨境收益的税负优化。

  税收中性是信托设立地(如BVI)对信托资产和收益不征税,仅在受益人取得收益时由其所在国征税,从而避免双重征税。

  不过,杨祥提醒,离岸信托虽为全球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但其法律风险不容忽视。随着全球税务透明化推进及离岸地的法律制度变化,离岸信托面临的合规挑战日益复杂,主要体现在三大风险领域:

  其一,法律效力与架构治理风险,由于法律监管差异,存在信托不被承认、被认定为虚假信托或欺诈性转让的风险;其二,税务合规与重复征税风险,在全球税务透明框架及最低税制要求下,离岸地原有的私密与低税负优势逐步弱化,尤其在 CRS(共同申报准则)信息交换机制下,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多重征税;其三,服务机构风险,若过度依赖境外专业人士,可能因受托人或投资顾问道德缺失或操作失误,引发资产损失甚至资金挪用风险。

  北京新政“破冰”,促家族信托的“中国式进化”

  在家族信托领域,尽管离岸信托目前仍占据主流地位,但随着国内政策改革的持续推进,家族信托本土化进程正稳步加速。

  2025年4月,北京市率先出台《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京金发〔2025〕40号),这一政策举措首次明确了股权信托的登记流程,被视为本土信托制度的重大突破,也为境内股权信托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杨祥指出,目前为止,股权是家族财富的主要载体,待传承的家族财富大多数是以股权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前,境内股权信托需将资产通过交易方式过户至受托人名下且无信托标识,导致财产安全性存疑。新规通过公示效力强化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为民营企业股权传承提供了新选项。与此同时,非交易过户试点政策的实施,简化了股权置入信托的繁琐程序,降低企业设立信托的门槛,为更多企业开展股权信托业务提供了便利。

  杨祥认为,尽管离岸信托对于境外上市企业来说是搭建传承架构的首选,但对于国内家族企业来说,本土信托在便利性和成本控制上也有其优势,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内企业寻求本土化信托服务。

  不过,境内信托在未来发展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滕杰强调,股权家族信托的普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收政策的完善程度。只有当税收政策与信托制度实现有机衔接,才能充分释放股权信托在财富传承中的巨大潜力。此外,现行信托法缺乏配套实施细则,受托人责任边界模糊,导致信托纠纷发生时,各方权责难以快速厘清,这对境内信托业务的规范化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

  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新规下,看家族办公室的业务规范与模式重塑”闭门会上,与会专家共同指出,当前不少企业创始人对家族信托仍存在认知误区,将其简单视为 “富豪游戏”,未能意识到家族信托在家族治理中的核心价值。这种观念偏差导致众多民营企业错失建立长效传承机制的良机,在代际交替过程中面临股权稀释、决策混乱等风险。

  万向信托董秘兼创新研究部副总经理谢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家族信托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化设计将企业控制权与家族价值观绑定,而离岸或本土只是工具选择,最终目标都是让股权不再因代际更迭而分散,让企业超越生命周期。这一过程中,受托人能否精准把握家族需求、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可持续的治理方案,成为检验其家族治理能力的关键所在。

  从安踏到361度,晋江运动品牌的家族信托实践,实则是中国民营企业从“创富”到“传富”的转型缩影。北京信托登记新政的星星之火,或许正预示着下一代企业家将拥有更丰富的传承工具箱。随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本土信托制度日益完善,中国家族信托将从“富豪专属”迈向“普惠化”,为民营经济的长远稳定注入新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