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获“买入”评级,AI时代垂类应用真能扛住大模型冲击?
兄弟们,今天咱们聊聊美图这家公司。国金证券刚给了它“买入”评级,目标价11.73港元,理由挺有意思——他们认为美图这类垂直影像AI应用不会被通用大模型“吃掉”。简单来说,就是谷歌Gemini这种大模型再牛,也替代不了美图秀秀给人P图的功能。
这事儿让我想起澜起科技和科大讯飞,当年它们拿到买入评级后,股价确实蹭蹭涨,为啥?因为市场认它们的AI赛道和国产替代逻辑。但反过来看华米科技,评级虽好,股价照样暴跌过,说明光靠评级不够,还得看公司自身的基本面和行业竞争格局。
美图的“护城河”到底有多宽?
国金的报告里提到几个关键点,我觉得值得琢磨。首先,人像修图这种活儿,容错率极低——你总不想一键美颜后亲妈都认不出来吧?美图积累的用户数据和垂直场景经验,确实是大模型短期内难以复制的。其次,修图本质上是个“自我愉悦”的过程,用户要的不是AI替你决定,而是自己掌控细节的满足感。这就像做饭,有人喜欢全自动炒菜机,但更多人享受亲手调味的乐趣。
不过,历史也告诉我们,科技行业的护城河可能一夜之间被颠覆。想想虹软科技,同样是影像处理赛道,曾经风光无限,后来因为行业竞争加剧,股价一度萎靡。美图现在押注的“出海+生产力工具”第二曲线,能不能成,还得看执行力和市场反馈。
评级之外,这些信号更值得关注
美图管理层说,要在电商设计等垂直场景深耕全链路服务——这个思路是对的。通用大模型就像“万能工具箱”,但专业场景需要“手术刀式”的精准。问题是,这种差异化能维持多久?AI技术迭代的速度,可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
短期来看,评级可能会带动一波市场情绪,就像臻镭科技被中航证券推荐后单日大涨近8%。但长期呢?参考历史,科技股的分化从来剧烈:基本面扎实的如澜起科技能持续走强,而故事大于实质的,可能转眼就“原形毕露”。
我的两点观察
- 别把评级当圣旨:机构报告只是参考,最终还得看美图能否把“功能厚度”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比如他们提到的付费率提升到10%的目标。
- 警惕“AI颠覆”叙事:大模型外溢能力确实存在,但用户习惯和垂直场景的粘性可能被低估了——就像当年有人说短视频会杀死修图软件,结果美颜相机活得好好的。
总之,市场永远在变,但有一条不变:机会和风险永远并存。美图的故事能否讲通,咱们边走边看。记住啊,投资决策得你自己扛,我可没法替你按买入键!(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