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记者5月16日从国寿资产获悉,该公司于4月9日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递交申请,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三期,已于5月13日获得批复。
国寿资产表示,将尽快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相关工作,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
鸿鹄基金三期将坚持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进一步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促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国寿资产表示,将尽快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相关工作,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坚定做资本市场的“耐心资本”。
此前,中国人寿与相关机构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由国寿资产与新华资产发起设立的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率先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并于2024年3月4日正式启动投资。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一期已成功投资落地500亿元。
2025年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复设立鸿鹄基金二期,计划近期投资入市,主要聚焦大市值、流动性好和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通过长期持有此类资产,进一步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
试点规模超2000亿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
加上此前批复的162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规模将达到22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由第一批的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拓展至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等公司。
记者了解到,第二批获批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目前正在加速推进试点落地相关工作。其中,泰康资产发起设立的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获批,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份额。
从目前已披露的数据来看,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股票受到险资青睐。以鸿鹄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鸿鹄基金重仓持有中国电信、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三只个股,合计持股数量超10亿股,合计持股市值超125亿元。
华泰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李健表示,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参与机构投资的股票主要集中在红利股,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科目或者长期股权投资。
李健进一步表示,未来随着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逐步推进,保险公司或将持续增配高息股,寿险公司FVOCI股票配置比例未来两三年有望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