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8日至29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京开幕。快手科技(以下简称“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彬出席大会“剧集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影视创作高质量发展》。
马宏彬在主题演讲中表达了三点体会:一是政策引领与AI技术突破共振,正在让视听行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二是快手致力于以先进技术服务视听行业,助力影视创作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动精品创作回归“以人为本”,让技术丰富文化表达。
去年,在广电总局和北京局指导下,快手携手贾樟柯、李少红等9位导演发起“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围绕AI与影视行业深度融合做了一次先锋探索,9位导演创作的9部电影短片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前不久,在广电21条政策指引下,快手推出了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在海内外市场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反响,收获了近2亿的全球播放量。
“这让快手深刻意识到,AI正在帮助打破文化表达的边界,当中国技术与全球化审美相结合时,我们完全有能力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马宏彬表示,近期可灵AI在釜山电影节、东京电影节、戛纳秋季电视节上受到广泛瞩目,这也表明AI与影视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与接纳。
当下,推动先进技术全面赋能精品创作、传播、服务和体验,已成为行业共识。对于精品剧集的创作与生产,可灵AI为代表的新技术能给行业带来哪些促进?
马宏彬表示,首先是全链条的效率革命与成本优化。AI可以使影视制作成本降低至传统方法的四分之一,制作时间缩短约60%。借助AI技术,剧本、拍摄、特效、质检、宣发……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提质增效。
“其次是重构影视行业生产逻辑。”马宏彬指出,AI技术正在重构产业生态、创作逻辑,甚至拓展艺术表达的边界,并催生出大量新职业。
AI技术进步,让创作者有了更大的创作自由。但在马宏彬看来,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影视艺术的内核始终未变——对人性的探寻、对现实的追问、对精神彼岸的探索,将始终是照亮创作的精神灯塔。
AI技术在不断降低创作门槛、提升市场供给数量与类型的同时,艺术创作天花板也不断被拉高,“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好故事、好创意,有情感共鸣的作品方可直抵人心。”马宏彬说,技术的终极目标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赋能人类——让创作者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创意表达”。
“视听产业正站在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交汇点,这既是一场数字内容生产革命,更是中国影视全球化的荣耀征程。”马宏彬表示,快手将继续秉持“搭桥铺路”的使命,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总局精品创作工程,让技术赋能国剧振兴,助力中国故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