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Gartner将Agentic AI(智能体AI)列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一,行业风向开始有所改变,随着今年Manus迅速走红,初创企业与科技巨头纷纷入局,一场智能体的技术竞赛彻底在科技界展开。5月7日,联想集团一口气推出覆盖全场景的超级智能体矩阵,将这场技术角逐推向新高度。
对联想集团而言,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无论是智能设备业务、基础设施业务还是方案服务业务,AI技术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次推出的超级智能体矩阵,被业界视为联想集团深化AI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市场对AI智能体的需求还不够旺,有待持续培育开发。
智能体时代到来
联想集团这次推出的超级智能体矩阵,包括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联想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及新一代联想推理加速引擎,从个人到城市,重构生产力范式。
超级智能体能做什么?据介绍,当大语言模型进入“强推理+端侧化”的新阶段,联想集团将超级智能体定义为“认知操作系统”——个人版“天禧”可跨设备调用日历、邮件及个人云数据,实现复杂任务的自主编排;企业版“乐享”则化身硅基员工,无缝对接市场、销售、采购等全流程;而城市级智能体已在武夷山、宜昌等地的实践中,验证城市治理并提供社会服务的可行性。
“超级智能体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产力水平的下一个引爆点,它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个人和企业的‘认知操作系统’。它是个人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需求与问题的总入口,令出即行。”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他首次定义超级智能体的三大核心功能: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
Gartner将Agentic AI(智能体AI)列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一,并预测2028年至少有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gentic AI自主完成,而这一数字在2024年为0。
今年以来,无论大厂还是小厂,纷纷加码智能体,尤其是今年3月Manus一夜爆火后。除了联想集团,在上个月的百度Create大会上,百度正式推出了一款以“AI任务完成引擎”为核心的通用超级智能体产品心响App;字节跳动也推出智能体开发平台扣子空间(CozeSpace),上个月正式开启内测;同样在4月,智谱的AutoGLM沉思出现了,它就像DeepSeek R1和Manus的结合体,同时具备思考与执行能力。
不过,技术是技术,市场是市场。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AI智能体的需求一直不够旺。“目前,C端有一定需求,因智能体可提供个性化娱乐服务,提升生活乐趣,联想集团通过硬件终端推动AI智能体,可能会对市场需求的开发起到积极加速作用,B端需求则有待培育开发,具体需求取决于企业对自动化和效率提升的迫切性,竞争激烈的行业可能需求潜力更大一些。”
AI渗透加速
“让AI卷生产力,让人类卷创造力。”杨元庆在联想Tech World 2025创新科技大会上如是说。而近几年,联想集团也是这么做的,通过与AI的深度绑定,该公司的业绩得到明显改善。
联想集团2024/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2024年Q4)显示,实现营收187.96亿美元,同比增长20%,创下过去三年来最高的季度销售额,同时也是该公司历来第二高的季度销售额;净利润为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业绩大涨的主要驱动力就是人工智能战略。
此次推出智能体矩阵,明显是联想集团深化AI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张孝荣认为,联想集团发布的智能体可优化其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从而直接促进业绩增长。“它的作用一方面是提升联想AI PC产品的渗透率,另一方面通过AI概念,拉动股价上涨。智能体作为新兴技术,有助于增强联想的市场竞争力,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相对于字节跳动、百度这些以软件为主的大厂,联想集团作为一家硬件占收入大头的厂商,在智能体落地终端方面有“自产自销”的独特优势。5月7日,联想集团发布了四款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智能终端设备,此外,现有联想AI智能终端用户只需设备符合特定硬件要求,即可升级并搭载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AI对终端设备的加持是显而易见的。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透露,联想AI PC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台,服务器收入年比年增长172%,闯回第一阵营。
提及终端产品,不免又会联想到最近的关税战。杨元庆就此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联想集团已经构筑了一个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11个国家建立33家工厂,即使美国高关税,对联想的影响也比较有限,因为联想可以有效地进行调节,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地调节。概括来讲就是端到端整合的“ODM+”的模式,还有global +local(全球本地化),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业务模式。
“我们并不惧怕高关税,真正困扰我们的是政策的不确定性——比如短短十天就发生变化,这让我们难以快速应对。只要规则明确,我们完全有能力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调整,这甚至可能转化为我们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即使面对高关税市场,我们也能通过快速调整保持竞争力——确保市场份额不流失、利润不下滑。这正是联想在全球业务布局中已经建立的核心优势。”杨元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