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取款4万元遭“盘问”引热议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律师银行取4万现金遭盘问报警”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律师周筱赟在山东东营出差期间,前往中国建设银行东营支行提取4万元现金时,被告知取款一万元以上需要进行登记,柜员进一步追问资金具体用途,甚至调取其一个月前的交易流水,询问某笔转账的细节。
在周筱赟拒绝透露更多私人信息后,银行报警。半小时后,银行方面又称无法联系到警方,并突然转变态度表示可以办理取款业务。最终,周筱赟放弃取款,并在社交媒体发文,认为银行“以反诈为名侵犯公民权利”。
事件经网络发酵后,迅速引发社会对反诈措施与公民隐私权平衡的广泛讨论。
此前,记者到银行实测发现,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取款五万元以上需要进行预约并进行资金核实,工作人员对记者询问了资金用途,并且盘问此前一笔转账记录,要求记者说明与转账人的关系。
11月12日,记者拨打建行东营支行电话,对方表示,取款核查是为了反赌反诈要求,为了客户资金安全,进行提醒性询问。
有两位在银行工作的柜员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需要登记资金用途的金额要求,每个地区都不太一样。此外,两名柜员均表示,如果取的钱涉案或是被骗了,柜员会受到处罚,而且会影响整个网点的评级。
今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取消了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