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13 17:27:50 股吧网页版
债务重组后如何站起来?旭辉控股最新发声
来源:证券时报


K图 00884_0

  5月12日,旭辉控股举行了境外重组债权人说明会,公司管理层介绍了债务重组进展及重组后的发展战略。

  旭辉控股CFO杨欣介绍,旭辉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境内债务方面,现正积极推进百亿公司债整体重组。重组方案中,境外主流选项是债转股,境内主流选项是以资抵债,预计在完成境内和境外大重组后,信用债规模将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内。

  对于备受关注的债务重组后如何站起来,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未来旭辉将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即稳定的收租业务、高度聚焦自营开发业务、大力发展房地产资管业务。同时,开发业务将确立五大核心战略,财务风控体系将全面升级,仍保留过去25年来沉淀的“三全”核心能力。

未来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在说明会上,林中详细阐述了为什么始终坚信旭辉能够活下来、站起来。

  林中认为,旭辉能够活下来有一个前提、四个支柱和一个基石。一个前提是指完成境内外信用债重组,这将极大改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修复资产负债表。四个支柱分别是人才、队伍和建制;信念与坚守;积极应对、寻求转型;多年戈壁徒步所沉淀下来的优良文化,培养了旭辉人坚毅的品格。一个基石是政府和客户的口碑。

  谈到备受关注的债务重组后如何站起来,林中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未来旭辉将转向“低负债、轻资产、高质量”发展模式。

  第二,未来旭辉将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一是稳定的收租业务,持有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二线城市460亿元优质商业资产,2024年租金达到18亿元,通过运营提升保持稳定的增长。二是高度聚焦自营开发业务,收缩深耕少数核心城市,精准把握城市分化中的结构性机遇;三是大力发展房地产资管业务,结合旭辉的优势长项,积极转型,学习美式开发商的成功经验,往铁狮门、黑石方向发展。旭辉资管板块保留了核心团队和竞争能力,帮助企业恢复造血能力。

  第三,针对传统开发模式失效的行业现实,旭辉确立五大核心战略:一是深耕战略,聚焦有效需求和优势区域;二是精品战略,以打造改善精品为产品主要方向;三是四好战略,打造“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好生活”价值链条;四是竞争制胜战略,以精益管理和AI思维进行业务重构,以客户和价值为中心进行一体化的全流程再造和供应链重塑;五是稳健经营战略,重质轻速,效益优先。

  第四,财务风控体系全面升级,建立更严格财务红线体系,强化周期应对能力,保障公司未来三十年跨周期发展。

  第五,旭辉仍保留“三全”核心能力,这是过去25年来沉淀的资源。首先是全链条赋能,25年经验沉淀标准化产品体系与整建制团队,覆盖募、投、建、管、退全周期开发能力。其次是全业态运营和协同能力,整合物业、长租、商业等多业态运营经验,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最后是全国化网络,深度布局长三角等经济圈,依托属地化资源实现多业态布局。

境外重组已进入最关键阶段

  杨欣表示,旭辉是少数在境内外债务大重组前,整体在手资产仍大于负债的民营房企,截至2024年末,集团有息负债降至866亿元,较峰值压缩超30%,主要来自新房交付后偿还的抵押贷款。

  对于债务重组进展,杨欣介绍,旭辉当前境内外信用债占比70%,均按市场化原则推进重组。境外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境内方面,去年末至今年初在监管指导下完成中票及CMBS债务重组,现正积极推进百亿公司债整体重组。方案基于公司现金流、资本结构与资产组合,参照境外重组模式及头部房企境内案例,努力确保境内外大重组方案整体保持一致。

  “重组方案中,境外主流选项是债转股,境内主流选项是以资抵债,预计在完成境内和境外大重组后,信用债规模将缩减50%以上至300亿元内,存量债务久期延至9—10年,利率也将下调至可承受的水平。”杨欣说。

  杨欣还表示,除了70%的信用债,公司剩余抵押类有息负债规模约260亿元,其中约三分之一为依托存量商业地产项目获取的经营物业贷款,剩余三分之二以住宅项目开发贷为主。未来债务清偿规划中,大部分项目开发贷将跟随项目销售和交付实现自然清偿;剩余部分计划通过优化商业项目运营效率以提升资产估值水平,进而形成债务置换空间。

  据旭辉控股境外重组负责人朱皋鸣介绍,本次重组的债务包括本金约44.9亿美元的12笔高级债、永续债和可转债,以及本金约23.1亿美元的13笔境外贷款,总计本金68亿美元。考虑到众多债权人的不同诉求,方案遵从“短端削债,中端转股,长端保本降息”的框架,提供多种选项供各位评估和选择,选项一共包括五大类。

  对于境外重组时间表,朱皋鸣表示,重组目前已进入最关键阶段,公司已在5月7日公告“计划安排通知”,债权人已经可以开始投票。投票结束后,公司计划在6月3日下午8时召开债权人会议;6月26日上午10时在香港高等法院进行核准聆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