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集团的《斗罗大陆》《庆余年》等10部网文佳作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深圳的枫叶互动开发的短剧应用ReelShort多次登顶苹果商店全球下载榜、去年5月由库洛游戏上线的《鸣潮》发行首日便登顶107个国家和地区的iOS免费榜……
近年来,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在全球扬帆起航。
就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以下简称“文博会”)上,或许人们可以窥见中国文化产业强势出海的“密码”。
一方面,AI的广泛应用为文化产品带来了新的增值空间,不管是通过裸眼3D游览非遗古迹,还是AI赋能网文、网剧、网游内容创作,新技术的应用激活文化传承基因。另一方面,从《黑悟空:神话》掀起全球游戏风浪到“哪吒”等IP出圈出海,如今中国文化的出海路径已经由IP出海变为“内容+技术+产业”的多维生态竞争。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对外文化贸易规模约占全国2/5,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腾讯、网易等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企业和品牌。
5月26日,“向新出海——2025文化出海增长战略前瞻会”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举行,来自广东的游戏与短剧企业基于行业思考,洞察文化产业“大航海”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新三样”出海版图不断扩张
广州有着“中国游戏第一城”之称,论坛上,据广州市游戏行业协会会长王娟介绍,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规模达到6355.7亿元,同比增长4.83%,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在全球的占比已扩大至37.5%,连续两年超越海外市场。广州游戏产业总营收约1406.67亿元,海外营收达到190.58亿元。
以网易游戏、4399、三七互娱、库洛游戏等为代表,广州拥有一支出海“舰队”。就在近日,在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游戏《鸣潮》上线一周年,这个游戏具有高自由度战斗玩法和丰富开放世界探索。此前,苹果CEO库克访华期间,专程参加了《鸣潮》的Mac试玩会,并“点赞”游戏。
三七互娱是国内最早“走出去”的游戏厂商之一,据三七互娱集团高级副总裁程琳介绍,自2012年开始,三七互娱便开始了海外探索之路。截至目前,三七互娱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57.22亿元,占总营收近三成。
程琳介绍,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方式,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IP精品内容是三七互娱出海的“要诀”之一。当下,游戏IP正从“文化符号” 向“全球叙事” 的更高维度迈进,实现文化价值的全面跃升。这一转变不仅重塑着游戏产业的格局,更成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新引擎。
正因如此,三七互娱正在以全球化视野挖掘IP联动跨界潜能,释放IP在内容衍生、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多元价值,提升游戏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如《Puzzles & Survival》与《变形金刚》《哥斯拉》等知名IP联动;《叫我大掌柜》与“海上丝绸之路”“广府文化”等IP联动,助力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表达。
以《叫我大掌柜》为例,游戏推出以“海上丝绸之路、水下考古、文物修复”为核心的南海丝路版本,在游戏中,玩家不仅可以随着商路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还可以巡航“打捞”宝物,并在博物司里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物的知识。
王娟提到,目前企业游戏出海难度正在增加,她建议广州游戏产业在文化融合与技术创新上寻找新突破口。她还提出“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市场拓展与生态构建等战略思考,探索“游戏+AI”“游戏+文旅”等跨界融合模式。
生态协同打造出海新格局
事实上,许多文化企业已经在跨界融合上进行了深度探索。文化融合促使多个行业打破边界,带动产业生态协同发展,这样的例子在文博会上比比皆是。本届文博会上,AI大模型、数字人、虚拟现实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文旅、数字阅读、数字非遗等场景。
从《广府梦华录》VR畅游广州到虚拟现实技术高精度还原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从弹古筝的机器人到“空气架子鼓”,技术的加持为文化出海打开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程琳就提到,三七互娱已通过AI技术实现AI-多模态类、AI-文本类、AI-综合类等各种内容形态的智能化生产与应用。其中,在发行环节,公司使用AI技术辅助生成的2D美术资产占比已超过80%,AI-3D辅助资产生成占比超过30%。
“科技与文化相生相促,创新技术将推动文化内容生产以及表现形式全新升级。”程琳说。
广州光盒动力文化传播公司是TikTok for Business全球一级广告授权代理商,今年成为中国最大免费短剧App红果的版权服务商和新剧发行商,已出品数十部精品海外短剧,业务覆盖北美、东南亚、韩国、法国等地区。
短剧出海如何打造生态协同?
据光盒动力首席营销官梁剑介绍,光盒动力以“短剧出海+”为纽带,探索“内容+产业”的协同效应,助力中国品牌与文化全球化。
例如,“短剧+电商”可以创新内容营销范式,光盒动力曾联合头部平台推出品牌定制剧,例如为佛山陶瓷企业打造豪门恩怨题材短剧,剧情中自然展现产品特性,实现了文化和产品的“双重输出”。
又如,“短剧+文旅”能够助力实现城市IP的国际化传播。国内短剧拍摄基地如佛山和海南的基地,可以通过宣传剧集取景带动地方文旅经济。梁剑举例,某短剧将非遗元素(如佛山陶瓷、香云纱)和大湾区文化元素(如粤菜、功夫)融入剧情场景,叫好又叫座。
打造“中国国际短剧好莱坞”是这个排名TikTok短剧榜首微短剧公司的愿景,在梁剑看来,凭借短剧出海全链路资源的能力和经验,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打造中国国际短剧数字化生产基地能够形成“一核多极”的全球布局。
“未来,随着‘中国短剧好莱坞’基地的落成与AI技术的深度应用,短剧出海将成为纽带,连接千行百业,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梁剑说。
政策也在不断加力文化产业出海。就在本届文博会上,广东重磅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六大领域,提出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内容产品出海,如大力支持电竞出海、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对出海的微短剧最高可给予50万元译制补贴、对专门面向海外市场发行的微短剧最高可给予50万元扶持。在与会嘉宾看来,在技术、政策、产业生态的加持下,未来广东文化产业出海“扬帆起航”将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