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发经济的崛起,家电行业正迎来一条新的增长曲线。面对快速扩张的老龄消费市场,家电企业已纷纷“跑步入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创维、美的、格力与万和电气等主流品牌均已推出面向老年用户的家电产品。从操作简化的电视、洗衣机,到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冰箱和空调,企业正加速向适老化、智能化方向延伸布局。
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曾指出,当下家电市场正面临两种现象:一方面传统产品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适老化产品供给不足、创新滞后。这种结构性矛盾,反而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契机。
“目前适老化家电市场的确存在供需错位。”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要想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关键是要从‘功能适老’向‘体验适老’转变。”
他进一步分析称,适老化产品不能仅仅满足基础功能,还要真正融入老年人的生活场景。“企业应深入调研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结合用户画像和行为分析,设计出更符合他们生活习惯的产品。例如,简化操作界面、增强语音交互、提供大字体显示与清晰语音提示,让产品不仅能用还要好用。”
家电企业竞逐“银发赛道”
在银发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家电企业正加速布局适老化产品,挖掘这一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到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老年群体的消费潜力正成为家电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
创维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创维近年来积极探索智能家电与养老服务相融合,围绕“智慧陪伴”与“健康看护”推出多项创新产品。
“我们希望老人不再被‘智能’隔离,而是通过简单的方式连接家人和社会。”该负责人表示,创维还将产品矩阵延伸至助听器、智能手表、摄像头等设备,持续拓展银发经济版图。
早在2021年,美的集团便前瞻性布局银发市场,推出高科技适老化家居品牌“美颐享”,从品牌战略层面锁定银发族心智。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颐享”以科技赋能老年人生活,聚焦日常痛点,提供兼具便利与关爱的创新产品。
针对老年人沐浴难的普遍痛点,万和电气也推出智能适老型电热水器。万和电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配备大屏显示界面,温度信息直观清晰,老人可轻松掌握加热状态;设备支持Wi-Fi远程控制,子女可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并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收到提醒,提升了老年人沐浴的安全感与使用体验。
格力电器同样在积极完善适老产品布局。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回应称,格力围绕“节能、舒适、健康、智能”理念持续研发新产品。
“我们推出的‘风不吹人空调’可以防止冷风直吹,特别适合怕冷体质的老人;波轮洗衣机采用上开盖设计,操作界面简洁易懂,方便老年人使用;金康煲、低糖煲则能烹煮糙米发芽饭,更符合中老年人饮食习惯。”该负责人表示,格力还推出血糖仪、血压仪、血氧仪等健康检测设备,帮助老人随时监测身体状态。未来,格力将在适老化产品上进一步深化布局,挖掘银发经济的新增长点。
适老化家电迈入“黄金时代”
银发经济正成为未来发展的“黄金蓝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既是民生课题,也是新的产业增长点。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计,到2035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有望突破30万亿元。伴随老龄化社会加速,家电行业的适老化、健康化需求不断攀升,新的消费潜力正在被持续激活。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适老化家电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并在2030年有望迈向万亿元级别。
然而,从产业整体来看,我国适老化家电仍处在早期阶段。虽然市场上已出现部分创新产品,但多数仍停留在“大字体、大按键”或“加装扶手”等基础层面,缺乏深度功能创新,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从消费端看,老年人对智能化产品的接受度和认知水平仍有差距,且不同地区需求差异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关注安全性功能,如防滑地砖、紧急呼叫系统;而一线城市的老年消费者则倾向于选择带有智能健康监测、全屋互联等高端配置的产品。业内呼吁,适老化家电应从“表面适老”走向“真智能、真适老”。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要实现从“功能适老”到“体验适老”的转型,关键在于深刻洞察老年用户的真实生活场景与情感需求,而非仅仅进行功能叠加或外观改造。
“产品设计应突出易用性、安全性和个性化,最大程度降低老年人的认知与体力负担。技术创新要注重人性化细节,并通过用户反馈不断优化迭代,让产品不仅好用,更让老人用得安心、舒适。”武泽伟表示,这样才能摆脱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真正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
在产业链协同与场景生态构建方面,梁振鹏认为,适老化家电的突破口在于跨界融合。
“家电企业应与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智能家居等行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梁振鹏指出,一方面,可通过跨界合作开发集成化解决方案,例如将家电与健康监测设备相连,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健康预警;另一方面,应搭建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互通与资源整合,让家电、医疗与养老服务形成闭环生态。
“比如,智能家电可采集老年人的日常行为数据,为养老机构或家庭护理提供参考,帮助优化健康管理与照护方案。同时,企业还应探索联合研发、共建标准等长期合作模式,推动行业协同发展。”梁振鹏表示。
针对当前适老化家电标准体系缺失的问题,武泽伟进一步建议,应由政府、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标准化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激励,如提供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开展适老化创新;行业协会应牵头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安全标准和认证机制,保障产品质量可控;龙头企业则要发挥示范作用,参与标准制定并推广最佳实践,通过认证标识增强市场信任度。”梁振鹏表示,这种多方联动的模式,不仅有助于规范行业竞争、减少资源浪费,更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