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腾讯“碳寻计划2025峰会”在深圳举办,现场揭晓了“碳寻计划”第二期全球50强名单,涉及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团队及初创企业相关项目。
据腾讯公布,安第斯公司微生物碳矿化相关项目、清华大学的“光伏能源驱动的柔性固液双循环空气碳捕集与转化”项目、上海交通大学的“先进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储能系统集成技术”项目等50个项目入选。
据介绍,中国矿业大学和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的入选项目,就地取材以玄武岩和硅藻土为原料合成一种吸附剂,它经由地热驱动,能直接从空气中吸附捕集二氧化碳,再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玄武岩,利用自主研发的生物酶加速矿化反应过程,实现二氧化碳的永久封存。
“碳寻计划”自2024年12月发起第二期征集,希望识别和支持有前景的早期气候技术方案,并助力这些技术方案落地应用。来自全球各地的气候创新者在碳移除CDR、碳寻制造CCU、钢铁行业CCUS、长时储能LDES等四个赛道进行申报,有效申报数量是第一期的3倍之多。
腾讯称,“碳寻计划”二期的遴选范围从中国扩展至全球,搭建起一个国际化的创新合作平台。申报阶段组委会共收到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60份的气候创新方案,并邀请87位评委参与多轮筛选,其中近半数评委来自海外。据了解,此次评审过程不区分申报团队的地域背景,完全基于技术、应用、商业落地等维度,评选出全球50强。
据悉,此次50个气候创新团队齐聚深圳,竞逐总额2亿元的催化性资金。最终的优胜团队将获得腾讯连接的产业及专家资源,并有机会在肯尼亚、马尔代夫、塞尔维亚等国际试点场景中,落地验证其入选的技术创新方案。
腾讯在推进自身碳中和目标的同时,于2023年发起了“碳寻计划”,联合产业、投资和生态合作伙伴,投入亿元级的催化性资金,推动前沿低碳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帮助这些前沿低碳技术跨越从实验室到应用落地的“死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