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这份报告,算是给腾讯的投资者们喂了颗定心丸。作为国际顶级投行,他们不仅重申了对腾讯的增持评级,还把目标价定在了700港元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数字。这背后到底有哪些深层逻辑?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业绩增长底气从哪来
报告里最核心的判断,是说腾讯未来几个季度会进入稳健的增长通道。具体来看,分析师们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收入能有13%的同比增长,更亮眼的是经营利润增速预计达到18%,这可比收入增速高出不少。这种利润增速跑赢收入增速的现象,在财经圈里被叫做"运营杠杆改善",简单说就是腾讯现在花出去的每一块钱,能赚回来更多钱了。
这种改善主要来自两个引擎:首先是游戏业务,虽然报告没透露具体游戏名称,但提到现有游戏的变现能力和新游戏的储备都还不错;其次是广告业务,特别是微信生态里的视频号广告,现在越来越受到品牌商的青睐。这两个业务线都被认为还有上升空间,这可能就是摩根士丹利敢把未来三年利润预测上调1-2%的原因。
三千亿投资往哪砸
报告里有个数字特别扎眼——腾讯未来三年准备砸下3200亿元搞资本开支。这么大手笔的投资,主要会流向两个方向:一个是AI基础设施,包括训练大模型需要的算力中心;另一个是云计算业务的底层设施扩建。
这对上游供应商可是个大利好。服务器制造商们估计已经在偷着乐了,因为要搭建这么多AI算力中心,少不了采购大量高端服务器。还有个受益群体可能大家想不到,就是那些生产光通信模块的企业。现在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数据,用的都是800G甚至1.6T的高速光模块,这块的需求会跟着腾讯的投资水涨船高。
生态圈里的赢家和输家
腾讯这么大体量的公司一动,整个产业链都会跟着晃三晃。先说受益方:游戏开发商里那些和腾讯有深度合作的,以后分到的资源可能会更多;电竞产业链上的公司,从赛事运营到直播平台,都可能吃到红利;还有微信生态里的广告代理商们,随着视频号商业化提速,他们的生意应该会越来越好做。
当然也有压力山大的。独立短视频平台可能要头疼了,因为腾讯正在通过视频号构建自己的防御体系;中小游戏开发商的日子可能更难过,面对腾讯这样的巨头,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不能忽视的几个风险点
虽然报告整体乐观,但也提示了几个潜在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游戏版号审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依然可能打乱新游上线节奏;其次是AI投入的变现问题,现在砸这么多钱,到底什么时候能见到回头钱还是个问号;还有广告业务,虽然前景不错,但万一宏观经济不给力,广告主缩减预算,增长可能就不及预期了。
对投资者来说,接下来要重点盯住几个指标:游戏业务的毛利率变化、视频号广告的加载率和定价趋势、云计算资本开支的季度变化,还有微信支付的使用频率增长情况。这些才是验证腾讯是否真如摩根士丹利预测那样稳健增长的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