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7日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以来,腾讯实习生招聘正稳步推进。记者5月28日从腾讯了解到,目前,腾讯已进入40所高校展开校园宣讲会,并组织技术、腾讯元宝等八大专场线上空中宣讲会,覆盖人才超40万。与此同时,腾讯积极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面向重点城市开展联动招聘活动,更好促进供需对接、岗位匹配。
记者从腾讯了解到,此次计划3年内将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其中仅 2025年就将迎来10000名校招实习生,有六成面向技术人才开放。今年开放的校招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等5大类70余种岗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游戏引擎等技术类岗位的“扩招”力度空前,占比超60%。“青云计划”招聘专项将大模型作为投入力度最大的关键领域,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招募顶尖学生,提供专项培养、与高管对话、学术顶会资源等机会,并深度参与核心业务岗位的前沿技术课题研究。
据悉,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学生已开启在腾讯的实习工作。腾讯全球招聘负责人罗海波向媒体表示,腾讯为毕业生配备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学习资源,支持员工持续学习。多元丰富的业务类型,配套的培训、福利和导师制度,帮助毕业生更“稳”地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来自深圳大学2022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张杰拿到了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的产品经理(技术背景)岗位从事实习工作,并从事运营与策划iOA零信任安全管理产品。iOA是腾讯自研自用的一款办公安全产品,助力于解决中小企业办公安全、终端管控方面的痛点。张杰的核心工作内容是需求的挖掘与分析转化,与各行各业的客户沟通了解他们存在的安全痛点,将客户反馈转化为产品功能需求。“我希望持续学习、努力实践,争取拿到转正机会,同时腾讯也提供了‘导师制’培养计划,我的导师会定期对我进行指导培训、疑难解惑,帮助我更好地成长。”张杰说。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乔子江今年很早就报名了实习生招聘,曾在大二参加腾讯校园大使活动的他,对腾讯的业务很熟悉,顺利招录到了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的技术产品商务培训生岗位从事实习工作。为了让他快速适应岗位,部门为他配备了行业、业务双导师。“行业导师就像我们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帮助新人构建全景式行业认知;业务导师则像是任教老师,在专业上带领我们更快地熟悉岗位需求,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身份的转变。”乔子江说,双导师制度,让他能够快速适应从学校到职场的转换。谈及未来的计划,他称,此前在考虑未来是继续读研深造,还是工作。不过腾讯友好积极的工作氛围让我明确了目标,“我希望能够在腾讯好好工作,争取留任”。
“校招是腾讯最重要的人才来源之一。一直以来,腾讯都高度重视高校招生,招聘数量在互联网企业中处于领先。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命题下,腾讯也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储备,与青年人才共同成长,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截至今年3月初,腾讯集团正式员工人数超55000人,其中科技类人才超过40000人,占比高达73%,其中,直接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员工超27000人,占整体员工人数的近半比例。
除了近几年腾讯自身的招聘规模稳中有增、持续引进优质人才外,腾讯生态也在持续创造新的就业机遇,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统计显示,微信生态已拉动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超5000万个。腾讯还将促进就业的思考融入平台生态建设,发挥连接力优势,降低就业门槛、助力就业市场完善。去年10月已在“腾讯出行服务”板块中推出“零工市场”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于今年3月上线“附近的工作”小程序,帮助用户更便捷找到工作信息。目前,这一服务已上线广东江门、江西九江、北京等8个城市,上线超过3.5万个岗位,成功帮助4.3万余名用户实现就业意向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