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0 22:00:27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陕西
每股净资产113.96

$腾讯控股(HK|00700)$  每股净资产113.96

2025-04-20 22:03:31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统计显示,2025年一季度腾讯控股回购股份17次,累计回购4298.4万股。期间,公司回购最低价为364.8港元/股,最高价为517.5港元/股。

根据最新财报,2024年腾讯控股实现营收6602.57亿元,同比增长8%;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1940.73亿元,同比增长68%。

2025-04-20 22:17:00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今年开年以来,港股回购潮仍在进行中。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155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数量同比上升19.23%;累计回购16.71亿股;金额达437.5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11.8%。

2025-04-22 09:24:11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腾讯的大股东Prosus在2024年12月6日对其进行了小幅度的股份减持。

具体来看,Prosus在此次交易中减持了腾讯474,000股股票,减持的平均价格为414.4港元每股,通过此次减持,Prosus成功套现约1.96亿港元。减持完成后,Prosus在腾讯的持股比例从原先的24.01%下降至23.99%,即减持了腾讯0.02%的股权。回顾2023年12月,Prosus也曾对腾讯进行过股份减持。彼时,Prosus通过出售51.35万股腾讯普通股,将其在腾讯的持股比例降至24.99%。与之相比,2024年的减持幅度明显放缓,减持比例仅为1个百分点。

2025-04-22 09:29:10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南非报业集团及其子公司Prosus自2018年开始减持腾讯股份。2022年和2023年每年减持约2亿股左右。2023年,Prosus减持了约600亿港元的腾讯股份,持股比例从26.93%降至24.96%。截至2024年10月18日,南非报业还持有腾讯约22.429亿股,持股比例为24.17%。

2025-04-22 09:34:08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Naspers于2018年3月首次减持,当时它已投资腾讯达17年之久。2021年的减持是Naspers卡着三年的承诺期限进行的,而这次Naspers食言了。

2025-04-22 09:35:29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但那时正逢纳斯达克市场崩盘,中国互联网行业陷入寒冬,找钱并不容易。腾讯的亏损让最初两家投资方IDG和香港盈科也打起了退堂鼓。马化腾一度想要卖掉QQ,但彼时无人知道这一具备潜力的产品如何变现,因此没有人愿意接手。腾讯一直在生死线边缘游走,而正在此时,Naspers出现了。Naspers是一家创立于1915年的南非跨国传媒集团,总部位于开普敦,旗下有数十家报刊。非洲“付费电视之父” 库斯·贝克在1997年接管了这家公司。他颇具远见地意识到传统报业正在走向衰落,而互联网才是未来。于是,从那时开始,Naspers旗下的投资部门MIH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公司。MIH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网大为(David Wallerstein)是在无意之中发现的腾讯。为了发掘值得投资的互联网公司,他每到中国的一个城市,就会去当地的网吧观察年轻人用哪些软件。他发现所有网吧电脑上都挂着OICQ,并且他在沟通业务时拿到的名片都印有OICQ号码。这让网大为嗅到了这个软件背后公司的潜力。于是他踏入了当时位于华强北创业园中的腾讯办公室。


  

2025-04-22 11:50:12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双方经过谈判,MIH最终豪掷3200万美元投资腾讯。在救活腾讯的同时,它也成就了投资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之一。截至2018年Naspers第一次出售腾讯股份,其收益增长达4950倍;2021年第二次出售时,回报率已高达7800倍。能与这笔投资相比的,只有2000年以2000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的孙正义。成为大股东的Naspers给予了腾讯足够的信任,只享受分红的权益,而并没有将控制权揽到手中。也正因如此,腾讯在马化腾和其团队的带领下得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Naspers对于自己的远见与长期主义颇感自豪,官方在首次减持前曾表示:就连马化腾本人也会时不时减持,但Naspers自从买入腾讯股份开始,便只拿分红,从来没有卖出过一张腾讯股票。Naspers开始减持并非毫无征兆。库斯·贝克于2014年正式卸任CEO职位,由鲍勃范迪克接任。新任CEO做出的投资大多收益不佳。同期,微信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推出了虚拟红包功能,微信支付使用人数飙升,进一步提升了腾讯在互联网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其股价也随之加速上涨。坐拥腾讯最多股权的Naspers虽因此收获了丰厚收益,但也让其自身股价与腾讯股价折让越来越大。Naspers股东开始对此现象表示不安,并向董事会施压,要求卖出部分腾讯股票以锁定收益。

Naspers业务开始出现分化:盈利的腾讯和亏损的其他投资。其主业的亏损每每都由来自腾讯的分红补足。2017年时,有媒体发文指出,Naspers对腾讯“上瘾”般的依赖是不健康的。第二年,Naspers便开始了对腾讯的减持。


  

2025-04-22 12:30:35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2021年,腾讯股价曾达上市以来最高点,当年2月盘中曾超700港元/股。2021年4月,Naspers旗下子公司Prosus便宣布出售所持至多2%腾讯股票,并承诺三年内不再减持腾讯股票,腾讯股价有所波动下滑,2022年10月股价曾跌破200港元/股。

2022年6月,Naspers打破承诺,决定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少量减持腾讯股票,原因是Prosus及Naspers拟向各自的公众股东开启一项股份回购计划,出售腾讯股票是为了筹集回购所需资金。2021年:持股比例为28.82%,为腾讯的第一大股东。2022年:持股比例下降至26.93%,显示出南非报业集团开始逐步减持腾讯股份。

2023年:持股比例进一步下降至24.96%,减持幅度加大。

2025-04-22 12:45:12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香港联交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CEO马化腾在12月2日至5日连续4日减持腾讯控股2511万股股份,每股平均价为118.6港元至119.972港元之间,共计套现约30亿港元。若不计场外交易,这是5年多来马化腾首次主动减持,其持有的腾讯控股的股权也由10.13%减少至9.87%。此前,他最近一次减持是在2011年8月底,在场外以144.33港元,沽售500万股。

2025-04-22 13:31:08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腾讯控股马化腾历次减持时间表:

2005年:

2005年7月12-14日,马化腾共计减持1000万股,占当时股份比例0.57%,每股售价在6.2-6.231港元之间,套现约6210万港元。

2008年:

2008年5月26日,马化腾减持30万股,每股售价67.24港元,套现超过2017.2万港元,持股量降至12.7%。

5月30日,减持5万股,平均价69港元。

6月2日,减持30万股,平均价69.016港元。套现逾2070万港元,持股比例降至12.67%。

6月4日,减持30万股。

6月5日,减持23.04万股。

6月6日,减持4万股。

4-6日三天约套现4065万港元。

2010年:

2010年6月7日,场外减持500万股,每股作价102.7港元,远低于市价,套现5.135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11.2%

2011年:

2011年3月28日,场外减持200万股,每股平均价67.806港元,当天收市价192.5元。

8月29日,减持500万股,套现7.216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10.33%,持股量当时为1.8889亿股。

2014年:

2014年12月2日至5日,马化腾连续四个交易日减持,累计减持2511.12万股,套现29.9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9.87%

2015年:

2015年4月9日-10日,两次减持共计2000万股,套现32.2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9.65%。

9月17日至22日期间,他先后四次分别减持约2300余万股股份,套现约32亿港元,马化腾在腾讯控股持股比例由此前的9.62%降至9.37%

11月28-31日,减持2500万股腾讯控股股份,套现约38.68亿港元。持股比例由9.36%降至9.1%。

2016年:

4月12日至15日,分别减持腾讯406.31万股、1066.88万股、745.07万股以及375.63万股,平均价分别为159.823港元、162.95港元、163.705港元及164.776港元。持股比例由9.09%降至8.82%。

7月14日,减持200万股,均价181.419港元。持股比例由8.82%将为8.79。

2017年:

9月5、6及7日,连续三天合计减持200万股,均价介于321.64至323.521港元之间,持股量由8.71%降至8.69%。

2025-04-22 16:29:13  作者更新以下内容

马化腾的妻子名叫王丹婷,两人通过QQ相识并最终结婚。

两人于2004年通过QQ相识,当时马化腾用私人QQ号教同事操作,临时开放了添加权限,王丹婷随机添加了他。两人于2005年结婚,婚礼低调,仅邀请老员工和朋友,婚后育有一女马曼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