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字号男装,遭遇暴跌。
5月12日早,金利来公告复牌,一开市,即遭遇约40%的大跌,后有所反弹,至收盘,跌幅依然高达33.56%。
暴跌,源于其私有化计划失败。
2024年底,董事会主席曾智明,即提出溢价收购金利来外部股权,完成全资控制,并使其退市。数月来,公司多次披露交易进展,可惜,最终受挫于中小股东反对。
约50亿资产的金利来集团,正来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1
功败垂成
按照曾智明计划,金利来将于7月初正式撤销上市地位。
这桩交易,筹划已久。
2024年底,他全资拥有的广朗公司,作为要约人,提出收购金利来31.25%股份,他连带一致行动人,将获取100%股权,金利来也会退市。
广朗公司给出的价格,相对其市价来说,算得上合理。
消息发布前,金利来每股价格为1.22港元左右,曾智明的报价,相当于溢价25%。

“流动性不足。”其独立财务顾问浩德融资评价,因成交量少,股东可能在出售股份时遇到困难,1.52港元的注销价,公平合理。
过去三个月,其股价在1.45港元附近波动,交易者普遍预计,私有化将能顺利成行。
只是,其私有化计划,受限于公司条例及收购规则。
据披露,曾智明要完成流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
1)在无利害关系股份持有人的投票中,计划需要至少75%的票数批准 ;2)在无利害关系股份持有人会议上,反对批准计划决议案的票数,不得超过所有股份所附票数的10%。
5月9日上午,相关会议在香港金利来集团中心召开,出人意料的是,曾智明的提议,遭到大比例的反对。

他遗憾地看到,在亲身或委派代表做出的投票中,反对票的比例,高达44.668%。
“由于计划并无在法院会议上获得批准,建议及计划已告失效,建议将不会实施。”曾智明随后签署公告,宣布私有化计划失败,金利来的上市地位也不会撤销。
公告也强调,建议及计划失效,“将不会对业务、营运或财务状况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
2
划算买卖
曾智明私有化金利来,是有充分理由的。
“过往20年来,公司没有利用上市地位,进行集资活动。”官方解释,上市公司的身份对业务及筹资来说,无关紧要。
私有化计划发布前,金利来股票的活跃度也低,平均每日交易量约为29.6万股,只占股份总数约0.03%,对应的,市价低迷。
如能实施计划,股东可享受25%左右的溢价,而曾家也能落得相当的实惠。
截至2024年底,金利来总资产为51.5亿港元,每股净资产约4.46港元。据此计算,1.52港元的私有化价格,实际折让约66%。
据相关报告称,金利来未有任何银行贷款及透支,其8亿港元多的负债,多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合约负债及应付账项,资产非常干净。
曾家所需的资金不算多。
其家族管理基金及一致行动人,牢牢控制68.75%的股份,若按每股1.52港元的价格,收购3亿股,最多需支付4.6亿港元现金。

金利来本身账上,资金非常充裕,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0.5亿港元。
“要约人具备充足财务资源,足以支付交易所需的最高现金代价。”财务股份广发融资表示。
“私有化后,针对营运状况,公司能够制定更长远的决策,而不受资本市场预期、监管成本、披露责任或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曾智明本如此打算。
根据相关收购规则,他及其一致行动人,未来12个月内,均不得再提出要约或可能要约。只是,不排除一年后,再提类似计划。
3
家底殷实
金利来起家自香港,其创始人是著名的慈善富商曾宪梓。
出生自广东梅州的曾宪梓,在1995年选定儿子曾智明接手管理公司。金利来主业为服装,尤其擅长制作男士西装,在20世纪80—90年代,风光无限。
接班30年来,曾智明尝试为品牌注入活力,他以西装为基础,拓宽产品线,售卖男士正装、商务休闲服饰、时尚休闲服饰、男女皮具皮鞋。
其口号从“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也调整为“金利来,男人的世界”。
无奈,这些年来,运营挑战增大。
2024年,其国内服装业务的整体营业额,只有8.64亿港元,下跌约6%;若撇除其他业务收益,金利来实际净亏1818万港元。
据披露,今年2月底,2025年秋冬季度货品展销会上,“各代理商的初步反应仍然谨慎”,暗示近期难有起色。
饶是如此,金利来年年都在赚钱。
比如,2020年至2023年,净利润稳定在1.5亿元左右,2024年,依然有9300万港元利润进账。
其中关键在于,曾氏家族早年,攒下殷实的物业资产。
截至2024年底,金利来拥有价值约26亿港元的物业资产,合计拥有15处投资物业,分布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新加坡。
2024年一年,集团租金及物业管理费收入,合计达到1.87亿港元,成为曾智明稳定盈利的压舱石。
或许正是看中其潜在价值,且希望有更高的价格,大量中小股东投下反对票。
58岁的曾智明,曾经立志要将金利来打造成“百年品牌”。选择退市,本可以免于打扰,专注于做大家业。
如今,他未能得偿所愿,还得寻找其他应对之策,首要的,就是必须提振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