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队,投入百亿。”
11月20日,在“2025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在最后阶段出场,身后PPT亮出这句话,介绍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奕境。
奕派是东风集团旗下乘用车业务线,错过“界”系列,不想失去“境”的新红利。
奕派将收获含“华”量更高的产品,从产品定义、上市到用户服务,华为乾崑全程陪跑。奕境首次招商大会,即在东莞松山湖小镇举行,吸引了全国数百名百强经销商及地方伙伴。

汪俊君称,打造奕境是一次全新的创业,东风和华为将不遗余力提供全方位支持。
其团队正在招兵买马,据《21CBR》记者了解,奕境的内部项目代码为“DH”,已发布技术培训、营销策划等岗位。
只不过,华为乾崑已和14家车企达成合作,奕派要想重现问界增长奇迹,并不容易。
百亿投入
“双方有一致的目标,一致的投入,从研发到生产,决心把各自最好的资源拿出来。”汪俊君称。
他提及,华为乾崑将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服务)工作流程及成熟供应链管理经验,深度融入奕境。
“东风对于华为的合作毫无保留,全部all in。”汪俊君称,新品牌奕境是团队努力方向,为了实现目标,拿出56年服务6500万家庭用户的积淀。

其强调,奕派与华为团队完全融合,顶级专家一起攻关,比如为了大灯上0.5毫米的细微差异,双方打磨20多个方案。其演讲PPT显示,投入达到百亿元。
集团最高层,看重此次合作。
9月下旬,东风集团董事长杨青前往深圳,拜会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杨青在会谈中称,东风汽车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将与华为持续合作,共同面对产业变革和市场挑战。
东风汽车旗下多个品牌,如岚图、奕派和猛士等,已和华为达成合作。双方最新一次合作,则是奕境。
汪俊君透露,奕境首款车型,是一台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将于2026年4月北京车展亮相,后续每年至少有一款新车型上市。

奕境官方微博账号已经注册,称“承载东风与华为ALL IN的决心”。
其已在21日举办首次招商大会,拓展销售渠道。
《21CBR》记者了解到,奕境正招募营销策划、备件工程等人员。
合作方华为乾崑,将提供智驾系统、鸿蒙座舱,还于11月20日推出独立App,内含奕境品牌信息。这意味着,其也在给予奕境营销支持。
调整架构
此次合作,东风筹谋已久。
据汪俊君介绍,东风和华为是合作了15年的老朋友;奕境品牌始创于2023年,两者探讨推出面向家庭用户的新产品。
到了2025年,双方合作进度加快。1月,在华为深圳总部,奕派与其签署智能汽车战略合作协议。

为了奕派,东风整合旗下乘用车品牌,调整人事。
6月,东风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新成立奕派科技,以“握紧拳头,打赢胜仗”。杨青称,奕派是“自主乘用车事业的主力军”。
同期,80后高管汪俊君调到东风奕派,担任总经理。
现年41岁的汪俊君,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专业,2009年加入东风汽车,历任动力总成设计室主任、技术中心副主任等职,2022年出任岚图汽车首席技术官。
汪俊君是实干派,注重细节。
他表示,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参数的堆砌,而在于场景的精准匹配。比如混动车型的用户,大部分是“务实派”,更关注车辆的安全、舒适、动力和用车成本等因素。
其上任后,注重改善体验,比如在充电方面,针对用户app多、扫码支付流程复杂的痛点,推出支付宝即插即付功能,仅需取枪、加盖、插枪三步15秒就能完成操作。

“核心价值在于提升决策效率、聚集资源,整合后,对重点产品和‘关键战役’实现饱和式投入。”
汪俊君解释,以前跨公司协调需要层层审批,现在研产供销服都在一个体系内,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拉通会议、快速决策。
这意味着,独立后的奕派,有了更大决策权。
数据显示,汪俊君掌舵3个月,奕派销量保持增长态势。其10月售出3.1万辆车,同比增长34.9%,连续两个月站稳三万台阶。
打造爆款
奕派销量上涨,更多沿用传统车企“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打法。
其覆盖新能源与燃油车,含风神、奕派等超十款车型,主攻20万元以下市场。可惜产品多,爆款少。
据懂车帝数据,表现较好的风神L7,10月销量不到5000台,在插混车型中,排在第30位。
汪俊君团队发起迅猛攻势,预计到2028年,奕派将拥有20款产品,并承诺每款车型每年进化、常用常新。

推新车的同时,团队定下中期目标——打造爆款。
“汽车消费者比较年轻,喜欢追潮流,爆款买的人更多。”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记者。
“华为曾帮助一些传统车(企)取得巨大成功,它具备很多优秀能力,包括智驾系统、智能座舱等。”张翔认为,东风有可能在华为的帮助下,造出爆款。
奕境,承载着管理层对爆款的希望。汪俊君表示,新品牌将搭载新一代华为乾崑智驾系统;车型打磨上,也参考科技公司常用的用户共建模式。

汪举例,邀请潜在用户联合共创,从车灯、颜色、空调出风口材质与吹风角度,数百项优化,都将源自用户真实提案与创意。
首款车型,是热门的全尺寸SUV,将依托华为技术与营销势能,冲击该细分市场。
只是,找华为借力的车企,越来越多,其14家合作伙伴,已有33款量产车型上市。
想搏击爆款,汪俊君团队借力华为,更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