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1 06:10:31 股吧网页版
东风日产N7上市 能否复刻轩逸销量“神话”?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4月27日,东风日产天演架构首款新能源战略车型N7正式上市,新车以11.99万-14.99万元价格区间及“上市即累计订单破万”的战绩,强势“杀入”15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这款定位“超舒适中高级纯电轿车”的新品,不仅承载着东风日产三年转型的技术积淀,更被视为日产品牌新能源转型“战略级产品”的车型,不禁让人联想到燃油时代的“国民家轿”轩逸——后者曾以年均销量超40万辆的成绩,长期霸榜中国轿车市场。如今,N7能否继承轩逸的成功基因,在新能源赛道重演“现象级”神话?

  再造一次“轩逸辉煌”?

  N7精准卡位主流家庭用户市场

  轩逸的成功始于对中国家庭用车需求的深度理解:空间宽敞、油耗经济、品质可靠、价格亲民。很显然,东风日产N7新能源时代延续了这一精准定位的逻辑。

  从目标用户来看,两者均聚焦主流家庭用户,轩逸覆盖10万-15万元燃油家轿市场,N7则瞄准11万-14万纯电家轿赛道。乘联会数据显示,全国乘用车中,10万-30万元是核心主力车型市场。在纯电动车乘用车中,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车型在2024年约占比20%,渗透率达到24.5%,车型众多,竞争激烈,其中购买者中超六成为家庭用户,这与当年轩逸崛起时的市场结构极为相似。

  从市场需求来看,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东风日产N7以“家”的价值主张来做文章。彼时,轩逸以“款待家人”为核心,如今N7则提出“20万内‘最家’纯电轿车”,将舒适、安全、实用作为核心卖点。从车型亮点来看,N7的2915mm轴距、83%得房率远超同级,以及冰箱+“彩电”+大沙发(AI零压云毯座椅)都是聚焦解决全家人的乘坐舒适性而设计,再加上全域防晕车技术直击传统电车“加速眩晕”痛点,这些细节与轩逸“空间魔术师”“零重力座椅”等标签异曲同工。

(智能冰箱)

(副驾AI零压云毯座椅)

  从价格策略上看,东风日产这一次更是破釜沉舟。轩逸当年以“合资品质+自主价格”打破市场平衡,N7最终也以“11.99万起售、14.99万封顶”的定价,将原本搭载在15万-20万元级配置,如8295P芯片、零压座椅、智能冰箱等下沉至11-14万区间,形成“降维打击”。

  重现合资体系力魅力

  新能源和智能化不再是短板

  轩逸多年的热销印证了东风日产所具备的成熟的制造体系、渠道网络与品牌口碑。但在新能源时代,游戏规则被推倒重来,合资品牌最拿手的这一套似乎不再吃香。

  那么,东风日产造纯电的优势哪些可以拿得出手呢?

  其实,合资的优势依然突出——那就是造车数十年的工艺沉淀,这是新势力品牌们都避而不谈的地方。轩逸能热销多年,正因为其可靠,背后是源自日产全球标杆工厂的品控标准。

  显然,N7会延续这一优势。在出厂前,就历经7400项研发实验、2000道量产检测,且针对新能源特性强化安全:超安全笼式车身通过巴音布鲁克翻滚挑战,四针刺电池提前满足2026年新国标3项严苛测试,解决用户对电车“电池安全”的核心顾虑。这种“合资品质背书+三电技术突破”,与轩逸当年“省油可靠+合资身份”的构建逻辑一致,只是针对N7,东风日产将竞争纬度燃油经济性转向电动化安全与舒适。

  至于智能化技术储备,这已不是合资车企提速转型的难点。从N7的智能化配置上看,新车不仅搭载行业最强8295P芯片,而且与行业领先智驾供应商Momenta合作“上车”高阶驾驶辅助,又融合讯飞星火大模型的AI语音助手,将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直接拉入了第一梯队。面对曾经一骑绝尘的自主品牌,如今合资新车在智能化核心竞争领域已经不落下风。

  在渠道上,东风日产也进行了新零售模式的创新。依托东风日产全国超600家4S店的密集覆盖,N7在合资品牌中率先推行“订交服分离”模式:布局超100家交付中心、500家零售中心,通过超级APP实现线上下订、线下体验、专属服务闭环,既保留了传统渠道的触达能力,又融入新能源用户习惯的数字化服务,将服务场景从“线下购车”拓展至“全生命周期用车”。

  【市场格局】

  当然,如今N7所面对的竞争对手无疑比轩逸更强大。轩逸崛起时,燃油家轿市场对手以自主与韩系为主,竞争格局相对清晰。但N7需要面对比亚迪、吉利银河、广汽埃安、大众ID.系列等同级多款热门车的夹击。

  N7的破局点在于可恰好填补“品质可靠、智能够用、舒适拔尖”的家庭用户需求空白,正如轩逸当年以“均衡无短板”击败单一优势竞品。当然,N7能否复刻轩逸的销量“神话”目前来看难有答案,但至少,N7的上市,代表着东风日产找到了正确的赛道与发展方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