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继去年6月后,再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博泰车联网是一家智能座舱及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供应商。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智能化”的下半场,给博泰车联网为代表的汽车智能座舱等供应商带来巨大机遇。不过,车企自研步伐的加快,或不断压缩相关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增收不增利特征明显,2022年—2024年博泰车联网累计营收52.71亿元,逐年增长;累计亏损12.77亿元,2024年亏损同比大幅扩大。另外,公司大客户集中度高。
博泰车联网背后股东阵容“豪华”,包括小米集团旗下天津金米、东风集团股份、一汽投资、苏宁控股旗下疌泉润东等。
“温和定价方针”抢占市场份额
三年亏12.77亿元
上市申请书显示,智能座舱业务收入是博泰车联网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该收入占比达95.5%,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二大供应商,市占率达11.9%。
2022年至2024年,博泰车联网营收实现显著增长,分别为12.18亿元、14.96亿元和25.57亿元,三年累计营收52.71亿元。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的攀升,年复合增长率达42.4%。
然而,公司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52亿元、2.84亿元和5.4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2.77亿元。公司在上市申请书中表示,“预计2025年将继续录得经调整净亏损”,主要受研发投入高企、销售开支等将持续扩大等因素影响。
此外,博泰车联网毛利率也出现下滑态势。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15.4%下滑至2024年的11.8%。对此公司表示,主要因低毛利率的域控制器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对于业绩的亏损,博泰车联网表示,主要原因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经营历史有限,大量进行研发投资,规模经济仍在实现中,温和定价方针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等。
从公司业绩情况也可以看出,博泰车联网采取“温和定价方针”以抢占市场份额方式,也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高度依赖大客户
部分客户开始自行开发相关产品
博泰车联网的业务高度依赖头部客户的特征明显。

图片来源:公司上市申请书
公司上市申请书显示,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在其车辆上安装博泰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产品或购买公司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中国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中外合资OEM和国际OEM。
2022年、2023年、2024年,其来自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83.6%、64.6%及74.4%。其中,同期来自最大一家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3.2%、28.6%及39.1%。
博泰车联网在风险提示中表示,公司目前的客户群集中,主要客户数量有限,但占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如果我们失去该等主要客户或对该等主要客户的销售额大幅下降,我们的收入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经营业绩亦可能会受到进一步的负面影响。”博泰车联网在上市申请书中表示。
另外,公司称:“如果我们部分OEM客户选择自行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车联网解决方案,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博泰车联网表示,近年来,OEM一直致力自主开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车联网解决方案,以应对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且若干OEM已成功开发出自有解决方案。未来,部分OEM客户或会选择自行开发智能座舱及智能网联解决方案,此举或会减少客户对解决方案及产品的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为逾50个汽车品牌的200多款车型提供服务。
股东阵容豪华
小米、东风、一汽参股
公开资料显示,博泰车联网于2009年创立,随后率先在国内推出首个3G车联网产品。随着市场发展,博泰车联网不断扩大产品范围,包括集成软件、硬件和云端服务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博泰车联网的上市申请书获悉,目前公司已经完成多轮融资。

图片来源:公司上市申请书
博泰车联网官微显示,公司吸引了国有、产业、财务投资人等超过二十家投资方注资,包括一汽、东风等头部汽车集团,上海国盛、小米集团等机构和企业,累计融资超40亿元。
其中,小米集团旗下天津金米持股5.56%,东风集团持股2.6%,一汽投资持股2.34%,苏宁控股旗下疌泉润东等机构亦在列。
博泰车联网此次IPO募资,拟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增强技术,进一步加强涵盖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