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下日系合资品牌转型的共识。近两个月里,东风日产启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等多家日系合资品牌陆续发布新能源车型、智能化技术等,直面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扭转销量跌势。
近日,东风日产启辰在技术开放日上表示,将持续推进“车电一体化”技术研发,重视动力电池安全保障,深化鲁班电池技术的场景应用,并计划于2026年推出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的新一代车型。同时,启辰将加大在固态电池与超充技术领域的投入,适配下一代纯电车型。
当前,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业内热议。某合资品牌高层表示,当前,各家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主要是从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等电池厂商处采购电芯,但电池包pack的封装工作大多由主机厂自行设计并完成生产制造,以此形成车型差异化区隔。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在热扩散测试方面,新国标在2020版触发方法增加了内部加热,技术要求更新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和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在新增的电池底部撞击测试中,技术要求是电池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在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中,技术要求电池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除了动力电池,在智能化生态布局方面,启辰也正通过DeepSeek大模型与智能座舱的深度结合,提升智能化体验。
乘联会数据显示,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今年3月销量为4.03万辆,环比增长28.64%,同比下降28.72%。作为东风日产电动化转型的“尖兵”,启辰承接着合资公司加速转型的重任。今年2月底,启辰发布了新款大V DDi虎鲸,起售价落在12万区间,冲击插混市场。和被全球战略限制的母品牌相比,启辰品牌能够更匹配国内汽车消费现状,通过导入中方股东的技术、整合本土供应链,实现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