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7 21:30:40 股吧网页版
破局欧洲!五年15款新车+千店布局,吉利冲击欧洲主流品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0175_0

  吉利品牌正式登陆英国市场。

  当地时间10月23日,吉利在英国伦敦上市了其纯电车型吉利国际EX5,即国内的银河E5车型,新车共有SE、PRO、MAX三款车型,售价分别为31990英镑(人民币约30.34万元)、33990英镑(人民币约32.24万元)和36990英镑(人民币约35.08万元),起售价几乎是国内市场的三倍。

  该定价使其在英国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其起售价低于同细分市场的BYD ATTO3,即国内市场的比亚迪元Plus,其2023年上市时起售价为36490英镑;也低于特斯拉Model 3约4万英镑的售价。

  为了适配当地市场,吉利专门请了路特斯工程团队来标定底盘,做本土化调校。截至目前,吉利国际EX5已在全球33个国家正式上市,覆盖澳大利亚、波兰、印尼、泰国、阿联酋、智利等市场。

  欧洲作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一直是中国车企出海必须攻克的战略高地。一位车企人士透露,目前欧洲、美国和中国市场是全球三大主流汽车市场,任何一家车企若能占据任一市场,便可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根据规划,未来5年,吉利汽车将在欧洲市场推出15款全新车型,建立超过1000家销售网点,目标直指欧洲市场的主流汽车品牌。

  锚定英国,剑指10万年销量

  吉利汽车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足以检验其全球化成色的目标:到2030年,在英国实现年销量10万辆。这意味着其年均复合增长率必须数倍于当地市场平均水平。对于一个尚未建立起大众市场品牌认知的新入局者而言,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目标。

  为达成目标,吉利优先推进销售渠道建设。目前,吉利已在英国建立25家销售服务网点。这一数字计划在年底前翻倍至50家,并在2026年底前达到100家,以形成覆盖全境的基本网络骨架。

  在欧洲市场中,吉利为何重点选择英国市场?“英国是吉利欧洲战略的核心支点。” 吉利汽车CEO淦家阅在发布会上强调。

  英国市场对吉利而言并不陌生。早在2006年,吉利控股就通过投资伦敦出租车公司(后更名为伦敦电动汽车公司LEVC)进入英国,生产标志性的零排放出租车。此后,吉利陆续战略投资了路特斯(Lotus)与阿斯顿·马丁等英国标志性品牌,逐步拓展其全球业务版图。

  除了近二十年的本土积淀,英国市场本身也展现出结构性的吸引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英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6%,已取代德国成为欧洲最大新能源车市场。同时,英国脱欧后未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7%的反补贴税,这为中国品牌留下了一定的定价空间。

  与其他欧洲市场的国家相比,英国本土没有强势的大众化汽车品牌,市场主要由进口产品主导,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态度相对开放。

  在今年7月,英国重新推出了补贴政策以降低电动车售价,虽未涵盖中国主机厂生产的电动车型,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英国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数据显示,今年9月,英国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9.1%,达到72779辆,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增速超出纯电车型。

  这些因素使得英国成为中国品牌切入欧洲市场过程中,政策风险较低、市场门槛也相对较低的“缓冲区”。

  尽管时间窗口仍在,但英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日趋激烈。目前,已有多个中国品牌在英国市场布局:比亚迪凭借ATTO 3等车型逐步拓展私人消费市场;MG以高性价比策略占据一定份额;小鹏等新势力也通过试点与合作伙伴探索本地化路径。

  与此同时,SMMT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仍是英国市场的基本盘:今年9月,其销量占比仍超过50%,表明市场向电动化的转型仍处于进行时。

  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吉利选择“油电并举”。淦家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燃油车市场,吉利的目标是对标丰田;而在电动汽车市场,我们必须实现高于行业的增长率。”

  具体到欧洲落地路径,吉利采取“分品牌、分阶段”推进。淦家阅在投资人沟通会上介绍,此前领克已经通过订阅制积累用户与品牌认知,今年吉利已开始与沃尔沃全面协同经销商资源,推动领克在欧洲的零售转型。接下来,银河品牌诸如星愿、星舰7等车型也将陆续进入欧洲市场。

  不过,与国内市场采用与比亚迪“贴身肉搏”打法不同的是,吉利在欧洲市场定位为“高价值”的竞争者。

  同时,吉利坚持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淦家阅指出,“供应链一定要本地化,我觉得要在一个地方做好、做深的话,供应链也好,技术也好,都要在本地发动更细致,不然形成不了这个能力。”

  发力欧洲,补齐出海短板

  大举拓展海外市场,是吉利为补齐短板所做的关键战略转向。

  在2025年吉利汽车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执行董事桂生悦坦言,尽管整体销量处于增长区间,但海外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成为吉利明显的短板。“我们在出海的组织架构、市场调研以及产品准备方面都存在不足,当然也包括产品销售的结构性问题。”

  在本次投资人沟通会上,桂生悦表示,“2025年我们的预计销量将会超过300万台,而去年这个数字是217万台。目前吉利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1%。”

  吉利进入欧洲市场的底气从何而来?

  一方面是国内基本盘持续向好。今年前三个季度,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116.78万辆,渗透率攀升至53.8%。其中银河系列销量87.5万辆,同比增长206%。值得注意的是,燃油车并未萎缩:今年1到9月份,吉利燃油车的增长比例超过20%,形成“电动冲高、燃油稳基”的格局。这让吉利在转型的同时,保有持续输血的现金流与市场根基。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出海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根据乘联分会数据,今年1-9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571万辆,同比增长2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速高达52%,显著高于整体出口增速,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动力。

  市场结构也在悄然变化。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欧洲与亚洲两大市场。这意味着,谁能在这两大市场站稳脚跟,谁就将在下一阶段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主动。

  据吉利介绍,今年1-9月,吉利汽车集团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6%至217万辆,其中,海外出口销量达到近30万辆,新能源出口销量不断提升。9月单月,吉利新能源海外销量达到14,631辆,占集团出口总量的36%。

  淦家阅透露,今年前9个月,吉利在欧洲市场总销量增长了61.8%,在拉美非市场则同比增长93.4%。

  在产品层面,吉利正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作战。过去,领克品牌是吉利出海的主要抓手;如今,随着银河系列产品势能逐渐释放,吉利正在构建更具层次感的出海产品矩阵。淦家阅透露,今年1至9月,吉利新能源车型出口同比增长214%,显示出海外市场对吉利智能电动产品的需求正不断攀升。

  然而,在品牌认知门槛极高的欧洲市场,吉利品牌的直接突围仍非易事。现阶段,它仍需借助沃尔沃、极星等已建立口碑和信任的高端品牌来拉动整体认知,为后续吉利母品牌的市场渗透铺平道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