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等知名车企负责人在大会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表达各自见解。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李书福表示,智能网联技术不应停留在参数上,必须以保障用户安全利益为前提。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问题,雷军呼吁,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要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现场
苗圩: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大会发言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大会上发言时表示,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他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上半场”已经取得一定优势,但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
苗圩介绍,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服务需求,中国道路交通场景复杂,具有海量的场景数据优势,对智能化产品接受度高的年轻人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二是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基础设施优势,激光雷达、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等软硬件供应链逐渐形成,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非常活跃,支撑单车智能加车路云协同的基础设施具有先发优势;三是清晰的国家战略与系统的政策体系,在大范围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准入和上路的通行试点,采取小切口切入、附条件实施的方式,稳步推进智能驾驶汽车落地。
杨青:未来汽车是“超级大脑”和“物理身体”融合的具身智能体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青发言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青发言时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在汽车的应用,带来驾驶和座舱的革新,让汽车变得“更好开、更好玩、更安全”,汽车从移动工具转变为第三生活空间。随着人工智能革命演进,逐渐发展出超越人类智慧水平并能自主感知、决策、执行的“超级智能”,同时拥有物理身体,形成具身智能体。未来汽车正在被重新定义,像人形机器人一样,成为“超级大脑”和“物理身体”融合的具身智能体。
杨青表示,汽车具身智能带来研发体系的变革。汽车内涵的丰富将催生新的研究范式和研发体系,面向汽车具身智能,汽车行业的研发体系也将随之变革。
杨青认为,汽车具身智能是“物理架构”与“数字智能”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对生态协作提出更高要求,需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生态圈横向融合”,建立开放、协同、交织的网状创新网络,汽车行业与ICT等行业的边界日趋模糊、走向融合。
李书福:智能网联技术要解决用户的真实场景痛点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言
李书福在发言时表示,在新一轮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智能网联汽车已从概念探索迈入技术突破、场景应用的新阶段。软件定义汽车,AI成为新的引擎,“全域AI”与“天地一体”是吉利推进智能网联变革的主战场。
李书福表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他有四点思考,包括:
第一,坚持用户价值,坚守安全底线。汽车的全面智能网联化发展,用户的核心地位始终未变。智能网联技术在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享受的同时,必须以保障用户安全利益为前提。智能网联技术不应停留在参数上,而要解决用户的真实场景痛点。只有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便利与安全,技术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第二,技术自研是根基,开放协同是产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智能网联涉及汽车、芯片、通信、AI等多个领域,没有任何企业能特立独行、包打天下。吉利坚信,只有打破技术壁垒,构建开放共赢的良性生态,才能加速行业整体进步。
第三,推动标准构建,推进跨界融合。当前,智能网联涉及的天地通信、车路协同等领域尚未真正形成统一标准,不利于行业发展。吉利愿与各方携手,推动技术标准、安全规范的建立。吉利希望能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纽带,推动与智慧城市、低空经济、低轨卫星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智能网联生态圈,释放产业变革的更大价值。
第四,回归制造业本质,尊重产业规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本质上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关乎着人类出行方式、城市治理模式乃至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的所有参与者,需要不断地打基础、练内功,坚持传承和发扬优秀企业文化。要始终保持对用户、对技术与产业规律的敬畏,以真创新、硬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向远方。
雷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要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言
雷军在大会上发言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非常复杂,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这不是一个单点突破的竞赛,而是一个需要全行业共建共享的生态变革。
雷军介绍,小米已宣布造车4年半、产品发布1年半,在这个时间里共交付约40万台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上半场电动化已初步完成,下半场智能化正在逐步深入,智能化一系列的创新技术正在重塑汽车的产品定义、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
雷军介绍,小米汽车的发布完成了人车家全生态的正式闭环,生态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至今,小米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物联网)平台,连接了近10亿台智能终端,为超过1万家的合作伙伴和开发者提供了服务。
雷军呼吁,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处于历史机遇期,不是零和博弈,需要全行业团结一致,共建共享智能网联汽车的新生态。全行业要在政府指导下,以安全为基础,质量为根本,创新为方向,携手围绕重要的底层技术和重要的研发领域,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到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上,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一起营造积极向上文明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雷军在还表示,AI大模型将给智能网联汽车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端侧模型不需要联网,就可以大幅度的改善整个人工智能的体验。
雷军表示,长期看,需要把汽车理解成一个智能的移动空间,小米的总体战略就是“人车家全生态”,汽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点。通过智能生态中不同的场景、不同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汽车将可以让整个生态的AI算力提供丰富的场景应用,其中的产业机会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