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3-21 11:51:50 股吧网页版
1750亿李兆基财散人聚,家族添丁重奖2亿
来源:21财闻汇

K图 00012_0

  3月17日黄昏,恒基兆业地产官网发布讣告,创办人李兆基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97岁。

  分配财富是大富之家最棘手的工作之一,李兆基的智慧之处,不单缔造出千亿级的商业帝国,且妥善安顿了1750亿的财富。

  在家族传承方面,李氏巧妙地运用“两子分权”模式和家族信托机制,确保家族财富与企业的平稳过渡,财散而人聚;他还积极投身于慈善教育事业,且以其独到的投资理念关照慈善项目。

  “李兆基先生生前精心地进行家族信托的规划,就是选择相信制度,而非人性的体现。”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告诉记者。

  1

  两子分权

  李兆基的传奇始于1948年。

  他从广东顺德奔赴香港闯荡,以1000元港币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积累,1958年他与冯景禧、郭得胜携手创立永业企业,进军房地产领域。

  1976年,李兆基自立门户创立恒基兆业,精准定位小型刚需住宅,崭露头角。

  慢慢地,李凭借“囤地、股市操盘与跨界布局”三大财富密码,构建起一个拥有6家上市公司、资产千亿级的庞大商业帝国。

  2024年,李兆基家族以1750亿财富,位居胡润中国百富榜第9名。在家族企业传承上,他选择“两子分权”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李兆基就开始部署接班事宜,安排长子李家杰、次子李家诚先后进入集团,分别负责恒基在内地和香港的业务。

  2019年其退休时,李家杰、李家诚均出任恒基兆业的董事局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分管不同区域业务。

  李兆基表示,长子李家杰灵活,次子李家诚实干,两人分工明确,重要决策共同参与、协商决定。

  这种模式既保证家族企业的稳定发展,又避免兄弟间的权力争夺,被港媒称为 “分而不裂”的权谋艺术。

  杨祥向记者透露,“两子分权”模式在国内的家族传承中并不常见,国内家族多会选定一位成员作为家业的继承者,且更倾向于长子继承,且“二子均分”的模式,容易引发股权僵局的情况。

  以李嘉诚的家族传承模式为例,李嘉诚最终拆分了家族信托,将次子家族信托的受益权转让给长子,让长子全面掌管企业。

  好在,李兆基以提前布局以及巧妙的管理设计,将两位传承人的管理区域进行明确划分,避免区域上的重叠与冲突,这也侧面展现其管理艺术。

  2

  信托管财

  在财富管理和家族传承方面,李兆基同样展现出前瞻性眼光与智慧。

  为保障家族财富稳定传承,2004年,他成立“兆基财经企业公司”,打理家族分散在全球的65亿美元投资

  同时,借助恒基地产设立家族信托,将家族核心资产装入其中,由于家族信托的私密性,家族信托管理的财产总额无从获知。

  结合李兆基留下的6家上市公司与千亿资产,流传的关于其千亿家族信托的消息,并非毫无根据。

  据分析,李兆基家族信托具有多个特点:

  首先,在治理机制上,通过家族信托持有名下房地产等企业资产,受益人之间的信托受益比例,会根据对家族企业的贡献度每五年动态调整,有特别贡献者还将获得额外分红权益;

  其次,决策机制方面,家族信托对外的重大决策,需要长子与次子一起签字,且单项投资不超过50亿元;

  在生育鼓励上,每位新增家族成员可获配价值2亿的成长基金,将人口增长与财富增值挂钩

  李兆基在家族信托中还有一项特别谋划,实施慈善强制性的要求,他规定家族成员每年捐出一定金额从事慈善事业,家族信托的受益人需拿出不低于信托收益的10%进行捐赠。

  李氏也让其他家族成员进入管理层。

  1976年创办恒基地产时,胞妹冯李焕琼就参与创业,担任总司库;

  女儿李佩雯、女婿李宁、外孙女李敬恩等也在集团任职,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各司其职,共同出力。

  3

  投资为善

  李本人并没有沉迷财富带来的荣耀,依旧行事低调生活节俭,将大量的财力与精力投入到慈善与教育事业中,且有着独特的慈善哲学。

  李氏的慈善观并非单纯的金钱捐赠,将其视为一种讲求最大社会效益的投资思维

  他认为,慈善与投资一样,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将钱要在刀刃上,以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1982年成立的“培华教育基金”就是例证之一。

  该基金旨在为大众百姓提供职业培训资金支持,在2006年启动的“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及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李兆基李捐出3.3亿元人民币,针对农业技能、建筑、制造业等20余个领域开展培训。

  该计划累计培训人数高达123万,就业率超过93%,为超过340万农村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改变。

  在教育支持方面,他向国内多所顶尖高校的捐赠,合计超过港币10亿元。其辞世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先后发布长篇讣告,以表悼念。

  其在突发灾难面前也从不缺席。2008年汶川大地震,李兆基基金会及李兆基本人捐赠超5亿港元。

  李兆基还有一个极具个人风格的慈善准则——善款额与股市同步增长。

  “我的愿望是在恒生指数3万点时,每年捐出10亿元做慈善。”他曾经说。

  2018年,香港股市突破3万点,他随即履行承诺,以李兆基基金的名义向香港保良局捐赠1亿港元,支持总局东翼重建工程。

  随后,他再次发愿:“恒生指数到4万点,每年捐20亿元。”

  可惜,股市还未达到这一高度,李兆基便离世,但其投身慈善事业的决心,也令人肃然起敬。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