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四地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相关企业按照批复内容,可开展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等增值电信业务。这标志着增值电信业务进一步对外开放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此次获得经营试点批复的13家外商投资企业,其母公司多为知名跨国企业,开展相关业务后将为我国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的电信服务和产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电信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生活需求。
13家企业中,西门子数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同道猎聘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在沪企业拿到批文。这些企业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和临港新片区,业务涵盖数字医疗、金融科技、新型人力资源服务等新兴领域。在业内看来,4家企业获批在沪开展相关增值电信业务,也将为相关行业和城市整体数字化转型注入国际先进经验与技术动能,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国际资本“首选地”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地位。
“这是对我们以合规和创新的方式助力中国数字化经济发展的一种认可。”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新闻发言人表示,汇丰对中国市场持有长远的战略承诺,并将其作为优先发展市场。未来公司将推动可持续进步,为行业做出积极贡献,支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明确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四地率先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等多项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旨在通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表示,电信业扩大对外开放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全球分工与合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电信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已有超过2400家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较2024年同期增长30%。其中,上海近3年电信业务市场外资规模保持年均15%增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加入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开放经营试点,探索更多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助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据悉,目前上海有多家企业积极推进试点申请,预期未来将有更多项目落地。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将会同上海市工作专班,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严格落实保障政策,确保试点任务提质增效顺利完成;加强与重点外资企业的沟通对接,提供精准高效的政策咨询和预审服务,争取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外资企业获得批文;持续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开放试点工作贡献“上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