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6日上市交易以来,受国内货币紧缩策、房地产市场策调控以及希腊债务危机深化等因素影响,沪深300股指期货一路震荡下跌,主力合约从3400点跌到2700点左右,下挫700余点。从期指上市后盘面情况看,股指期货与现货走势确实呈现高度相关性,且股指期货领先现货走势已成常态。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市场不成熟致投机性过大
股指期货作为避险工具和投资品种,其活跃程度大大超出市场预期。除首日成交额低于千亿元外,其他交易日的成交额均超过千亿元,近几个交易日已稳定在两千亿元以上。但由于目前我国证券、期货市场发展并不成熟,一些制度尚存在缺陷,且市场参与主体主要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热衷套利者居多,目前市场投机性过大。
机构投资者套保力量缺失
4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证券投资基金从事股指期货交易指引》,期指市场即将迎来主力军。目前,期指市场机构投资者主要以私募基金为主,券商方面只有广发证券和中信证券公告将参与股指期货业务,市场上套保机构仍然缺失。未来,随着大量机构资金的涌入,套期保值与投机比例将会变得更加平衡,日内交易的比例将会降低,整个期指市场的表现将更加成熟。
期指短期内助涨杀跌
虽然期货最终必然回归现货,但从国外成熟市场经验看,一般是期货带动现货走。而国内目前的市场参与动因以投机为主,因此短时间内影响到现货市场走势。加上现货市场参与者群体庞大,市场恐慌情绪容易蔓延,呈现非理性态势,从近几个交易日的几次暴跌中可见一斑,所以期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涨杀跌的作用。
“到期日效应”在海外市场普通存在,各国股指期货的最后结算价确定方法可以分为单一价和平均价两种方式,而我国股指期货交割结算价为沪深300指数最后交易日的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相比单一价,到期日效应相对较弱。
此外,持有现货的套利者需要到期日按照期货结算价格出清股票才能完成套利。如果套利交易者比较多,同一时间内现货市场的抛压就会集中出现,对现货指数形成下跌压力。目前离5月21日IF1005合约到期日还有一周,因此广大投资者需要惕股指期货到期日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