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后续炒作的三要素
虽然市场炒作,从来都一定是有题材的,有故事的,没有毫无来由的炒作。但我们要区别的是,哪些突发性事件,可以引发市场的热情,哪些会被市场置之不理;哪些事件,可以炒一个星期,哪些可以炒上一年。
比如说估值修复,是我们对这波反弹的定性,是可以炒一个月的;比如说上次的“汇改”,则是一日游行情;再比如说新兴产业,是可以炒一两年的,但如果政策规划不够级别,没有实质利好,市场反而可能会对此置之不理。
我认为,传统行业的估值修复,是此轮行情的主要特征。在政策和突发事件的双重刺激下,强周期板块将会强者恒强。
2010年7月5日以来,那些超跌的强周期板块,比如地产、煤炭、钢铁和有色等,纷纷从“超跌中级反弹”的普涨格局中脱颖而出,取得了15%以上的涨幅(同期大盘不过10%)。
一方面是因为,煤炭、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受“二季度”政策调控的利空效应并没有在半年报有所体现,反而大幅预增,估值优势尽显;
另一方面,也得益与相关政策等相关利好不断出台,比如:银行对于第三套房贷的发放有松动迹象;7月14日,国土部发文,要求各地编制省级稀土等矿产勘察专项规划,对稀土等7中稀有矿产资源的勘察做出规划。
我认为,随着“调结构”的进一步弱化,“保增长”地位的不断上升,强周期板块在“超跌中级反弹”的下半段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同时,大家要注意到一些概念性炒作,比如央企重组、上海200亿元国资证券化、消费内需等,也在“超跌中级反弹”前半段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我认为,到目前为此,相关的政策刺激也仅仅是开了个头而已。
至于“苹果”概念、高送转概念等一时热点,在政策上没有持续性、在估值上也并未有显著优势,这里我更倾向于提示相关利好“见光死”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认为:“超跌滞涨”、“政策依托”、“事件预期”,可能成为引发市场相关资金后续关注的核心因素。而相关“短炒”概念、或者没有实质利好支撑的、随盘普涨的板块,恐怕难有更多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