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1月27日,据新华社、中新网消息,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27日发布最新消息,约18时45分,消防人员在宏道阁16楼楼梯间救出一名男性生还者。目前火灾已造成65人遇难,其中一名为消防员;70人受伤,其中10名为消防员。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记者李旭馗摄
李家超:特区政府为受灾人员成立援助基金

11月2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政府总部会见媒体。李家超表示,大埔宏福苑全部7座大厦火势基本受控,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已开放9个庇护中心,有超过500名居民正在使用。特区政府将提供1800多个床位供受影响的市民使用。
李家超宣布大埔火灾后的一系列安排,包括:
未来一段时间,所有由特区政府举办的庆祝活动会取消或延期,特区政府官员会减少出席非必要的公开活动;
特区政府将举办悼念活动;
特区政府将成立大埔宏福苑援助基金,投入3亿港元为受影响居民提供援助。
今晚向灾民派发每户1万港元应急补助金;
今天19时后开始接受港元捐款。
霍启刚:家族捐款3000万港元
农夫山泉捐赠价值1500万港元现金及物资
据广州日报消息,11月27日下午,澳门霍英东基金会、香港霍英东基金会及霍英东集团宣布捐赠3000万港元支援大埔宏福苑居民。
当日,霍启刚发文表示,火灾事故令全港市民心碎,对不幸的逝者、所有受影响的居民、前线救援人员及逝者家属致以最深切的哀悼与慰问。
霍启刚表示家族非常关注事件,呼吁更多社会有心人共同伸出援手。他还说,今日已有来自香港、内地乃至海外的朋友及机构主动联系,希望为灾民略尽绵力。现正整合各方资源,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联络,确保每一分善心都能转化为实际援助,支援到宏福苑的受灾居民。

日前,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灾情牵动人心。11月27日晚间,农夫山泉表示,公司迅速启动紧急响应,首批饮用水和饮料已第一时间送达庇护中心和受灾现场。为帮助受灾居民渡过难关,农夫山泉决定捐赠1000万港元现金及价值500万港元的物资,专项用于紧急救助及灾后恢复工作。

逾20亿港元保险理赔
太平香港:应赔尽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宏福苑业主立案法团第十二届管理委员会第8次全体委员会议记录,记录显示,该次会议商讨及议决2025—2026年度屋苑各项保险事宜。
经商议后,继续向“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太平香港”)投保,投保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具体来看,保险方案包括大厦及公共地方财产保险、公共责任保险、现金保险和集体个人意外保险。
其中,大厦及公共地方财产保险保额为20亿港元,对应的保费为24.02万港元/两年。公众责任保险受保项目包括第三者人身伤亡责任、第三者责任,其中,第三者人身伤亡责任保额为每一次事件1000万港元,对应的保费约为2万港元/两年;第三者责任(人身伤亡及财物责任)的保额为每一次事件2000万港元,保费约为7万港元/两年。

上述四项保额约为20.3亿港元,保费约为33.77万港元/两年。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对记者分析指出,该大厦公共区域财产险保额为20亿港元,结合当前火灾受损情况,该保额大概率将全额赔付;第三者责任险方面,每次事故赔偿限额为2000万港元,从目前事故影响来看,该险种亦存在全额赔付的可能;此外,人员相关保险的每人赔偿标准为10万港元,本次事故中身故人员预计将按该标准足额赔付,若涉及40多名身故人员,对应赔付金额合计400多万港元。综合当前已核实的损失情况,本次事故相关保险赔付大概率将达到各险种赔偿限额。
业内认为,此次火灾可能触发香港住宅保险史上最大规模集体理赔,部分保险公司或因前期承保时对施工风险评估不足面临亏损。长期来看,针对老旧楼宇、施工期间住宅的保险产品将优化条款,保费或随风险等级上调。

据界面新闻报道,11月27日,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就相关保险事宜向记者作出回应。
太平香港表示,事故发生后已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将按照保险合约,坚持“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原则,积极做好保险理赔及客户服务,与社会同心同行,尽最大努力协助受影响居民渡过难关。太平香港承保了宏福苑维修工程项目的建筑工程全险、建筑雇员赔偿保险,业主立案法团第三者责任险以及财产全险、公众责任险,并承保了部分住户的家居保险、家佣险。
太平香港对大埔宏福苑大火中不幸罹难的市民、英勇殉职的消防员致以深切哀悼,并向罹难者家属、受伤、受影响居民表示诚挚问候。
太平香港官网介绍,公司于1949年9月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的境外旗舰财产险公司,如今已在香港市场运营近80年。

图源: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报
该公司官网提及,公司财产及责任险拥有强大承保能力,雇赔险、财产险等主要险种规模均居市场前位。2024年12月9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公告,维持太平香港财务实力评级及发行人信用评级的“A”评级,这是标普连续十二年授予太平香港“A”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
同时,标普预期太平香港将在香港财产险市场继续保持排行前5位的地位,并将在拓展新业务时主动监督净自留风险,以及主动管理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
从经营情况看,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太平香港今年上半年保险服务收入14.63亿港元,同比下降3.6%。保险服务业绩1.22亿港元,同比增长2%。净投资业绩0.88亿港元,同比大增202.6%。除税前溢利1.45亿港元,同比增长74.9%。

图片来源: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中报
另外,太平香港今年上半年的综合成本率为91.7%,去年同期为92.1%。

图片来源: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中报
“无人机灭火”还有多远?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今日(27日)会见传媒时感谢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和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借出无人机等设备,帮助香港消防处进行现场勘察等工作。
据财联社报道,27日凌晨1时,记者在香港大埔火灾事故现场发现,夜空中有多架无人机在火场上方盘旋。现场一名警务人员向记者确认,消防处及警方调用的无人机主要用于火场侦察与辅助照明。
在面对数百米高空、且具有复杂外立面结构的火灾时,传统地面设备存在明显的触达盲区。这本应是高层灭火无人机发挥“奇兵”作用的最佳场景,但此次大埔火灾的实战结果显示,目前的无人机技术在实战介入能力上,仍处于“缺位”状态。

图片来源:财联社
记者致电了多家曾公开表述拥有消防无人机业务的上市公司了解到,目前消防无人机业务在公司业绩贡献仍小。
据海伦哲(300201.SZ)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公司的第一代高空无人机灭火消防车虽已推向市场,但截至目前“仅销售了三台”。公司的第二代产品刚刚推出,目前该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体系中占比“极小”,公司主营业务仍为专用车辆。
辰安科技(300902.SZ)证券部工作人员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该工作人员称,其全资子公司科大立安拥有针对建筑外立面的灭火无人机业务,但目前“占比还没有太多”。
据其介绍,该公司的业务模式主要是外采大疆等厂商的无人机平台,搭载自研的火灾探测模型及灭火设备。客户主要集中在专业消防机构及部分企业园区,个人端需求极少。对于今日相关的股价波动,该工作人员坦言:“感觉很多人可能是因为(香港火灾)这个消息才过来关注的。”
青鸟消防(002960.SZ)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的的脉冲水炮能够装载装载在消防无人机上。但是目前公司的消防无人机业务尚未形成稳定收益。“只是一个方向,目前正在做研发。”
国安达(300902.SZ)证券部人士则表示,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科卫泰切入消防无人机领域,但是目前主要产品还在研发当中,对上市公司收入影响较小。
二级市场上,11月27日,青鸟消防10%涨停;国安达开盘涨17.32%,截至收盘涨5.28%;海伦哲开盘大涨10.13%,截至收盘涨0.16%;辰安科技开盘大涨15.27%,截至收盘跌2.42%。

在实战应用层面,多位受访者指出了当前技术路径的物理局限性。据了解,在灭火方式上,目前主流的方式包括“带水灭火”和灭火弹两种。联合飞机集团副总裁孙立业告诉记者,在城市场景中,由于消防资源更加充足,“带水灭火”效果更好;而在森林等户外场所,则更多采用灭火弹的方式。
对于目前大多数无人机产品而言,“带水灭火”还存在较大瓶颈。
清疆智能的销售经理对记者表示,面对火势较大的高层火灾,现有大多数无人机的实战效果有限。“无人机喷嘴的水量太小,对于大火起不到太大作用。”
青鸟消防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详细拆解了“带水灭火”当下的技术矛盾。该人士指出,消防无人机在建筑灭火上存在很大局限性。如果是小型无人机,无法克服高压水流产生的反作用力;如果使用大型无人机携带水管升空,水管自身的重量和空中气流又会限制其飞行高度和稳定性。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网、财联社、界面新闻、大湾区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