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据工信部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工信部等六部门制定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到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是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促消费文件。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11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增强供需适配性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的有效举措。这次《方案》提出,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多元需求。内容上越来越具体化。
有序扩大低空消费供给
《方案》指出,拓展多元兴趣消费供给。积极发展宠物周边、动漫、潮服潮玩等兴趣消费产品。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扩大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行、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供给。拓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汽车赛事等汽车后市场消费,促进汽车租赁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孵化本土知识产权(IP),创新设计文创产品、动漫周边商品等,发展品牌授权,推出系列IP授权类产品。鼓励传统商超、购物中心、商业街设计改造引入“谷店”或集合型潮玩店。
洪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低空消费属于一种新型消费,近年来在电商领域、旅游消费场景以及物流配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方案》提到扩大低空消费供给,是对“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延伸和细化。
“我们看到,不少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很快,并且形成了成熟的体系。”洪涛表示,《方案》进一步丰富了低空消费的场景和供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前,国内一些城市围绕低空消费已经展开了丰富的实践。比如,武汉全市已建立低空起降点220余处,获批低空航线33条。划设10条跨市航线,往返鄂州、麻城、赤壁、天门等方向。而江苏南京已累计获批起降场点298个、航线182条。
积极推动消费品首发
围绕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方案》提出,积极推动消费品首发。支持开设消费品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举办首秀、首展活动。积极培育首发平台载体,提升核心商圈能级,建设集新品发布、展示交易、传播推介于一体的首发中心。强化数智技术赋能,构建“线上+线下”产品首发矩阵。发挥国际展会综合效应,推动“国潮出海”“首发出海”。
此外,有序发展平台消费。有序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策展零售、循环电商等新业态。鼓励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用户需求,匹配推送产品和服务。支持平台企业应用虚拟现实、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智技术,打造多场景、沉浸式消费体验。
与此同时,《方案》还提出,规范发展共享消费。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在商超、医院、游乐园等公共场所推广共享轮椅、共享婴幼儿推车等模式。建立健全共享产品服务质量认证体系,加快完善共享交通、共享物品等细分领域服务标准。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动首发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并且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更加要通过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洪涛则指出,可以看到,无论是平台经济还是共享经济,都属于数字技术的范畴。为了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新型消费,首先要做到简单易行,这样才更加容易推广。其次,既要能够落地,又要引领新技术的发展。
此外,《方案》还强调,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统筹相关资金渠道支持消费品产业提质升级,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撬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