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个月,国联水产再次因信息披露违规受到监管部门处分。近日,国联水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因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条例,广东监管局决定对国联水产、新余国通及国联水产董事长、总经理李忠、财务总监樊春花、董事会秘书梁永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国联水产就曾因信息披露违规收到广东证监局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李忠、樊春花、梁永振收到被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拉长时间线来看,2020—2024年,国联水产及相关高管也曾因信息披露违规4次收到监管函。
信息披露屡次违规的背后,国联水产还深陷亏损泥潭。为扭转自2019年以来持续亏损的业绩,公司剥离上游养殖业务、大力押注预制菜业务,积极谋求转型。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国联水产频繁的信披违规暴露了其内部治理存在缺陷,而在预制菜领域的转型困于产品缺乏差异化竞争力等多重因素,这都使得公司的自救之路愈发艰难。
信披多次违规
因信息披露违规,国联水产近日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2024年9月至11月,国联水产向第一大股东新余国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余国通”)提供借款,累计发生额780万元。上述行为构成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对国联水产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截至2024年11月底资金占用余额已全部清偿。国联水产对前述事项未及时依法履行审议及信息披露义务,迟至2025年4月28日才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予以披露。
广东证监局指出,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条例,对国联水产、新余国通、李忠、樊春花、梁永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深圳证券交易所则对国联水产、新余国通、李忠、樊春花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对梁永振采取出具监管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而7个月前,国联水产才因为信息披露违规收到广东证监局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在2025年4月,因2023年收入核算不准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准确、固定资产减值不充分、内部控制不规范、前五大客户情况披露不准确、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广东证监局对国联水产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对李忠、樊春花、梁永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再向前追溯,2020—2024年,国联水产及相关高管还曾因信息披露违规4次收到监管函。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频繁信息披露违规反映出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存在内控风险,尤其在财务报告、重大事项披露等关键环节缺乏合规意识与制度执行力。此外,监管处罚的累积效应将对公司声誉和业务合作产生长期负面影响,金融机构、渠道商及战略合作伙伴可能因合规风险而谨慎对待合作,特别是在预制菜这类高度依赖品牌信誉与供应链协同的赛道中,信誉受损将直接制约市场拓展。
就如何加强信披管理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国联水产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押注预制菜转型
国联水产创立于2001年,2010年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主营业务为水产食品的加工、研发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以预制菜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类、初加工类及全球海产精选类。
财报显示,国联水产自2019年起陷入连续亏损的困境,2019—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4亿元、-2.69亿元、-1384万元、-758万元、-5.32亿元、-7.4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国联水产实现营收25.82亿元,同比下降14.29%,归母净利润为-7.99亿元。
业绩接连亏损之下,国联水产也在谋求转型,2022年,国联水产开始剥离亏损的上游养殖业务,并大力发展预制菜业务,将产品结构向预制菜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类转型。国联水产在水产食品品牌“龙霸”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C端的预制菜品牌“小霸龙”,目前公司的精深加工及预制菜品系列涵盖牛蛙、风味鱼、小龙虾、快煮、裹粉、米面、调理、火锅等多个品类。
出于当时预制菜赛道的火热以及自身业务发展的看好,国联水产还在2023年5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透露,“公司2025年预制菜营收目标为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以上”。不过,财报显示,2022—2023年,国联水产分别销售预制菜产品11.31亿元、11.57亿元,2024年上半年,预制菜销售额为6.05亿元。且自2024年半年报以来,国联水产就未再披露过预制菜产品的销售额。此外,国联水产在2022年为扩大预制菜产能,重点推进的“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与“广东国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厨房项目”已分别于今年4月和9月宣告终止,在公告中,公司将终止原因均指向了“预制菜市场繁荣度减退”。
在江瀚看来,国联水产构建了“小霸龙”品牌并覆盖多个预制菜品类,“大而全”但缺乏爆品,且不再披露预制菜业务具体销售数据,这也侧面反映其产品可能缺乏差异化竞争力。此外,国联水产在C端还面临安井食品、味知香等成熟预制菜企业及其品牌的挤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中央厨房项目作为预制菜业务的核心配套设施,其终止也将进一步制约预制菜业务的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