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立智能刚刚公布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首次授予名单,总共23人入围,其中包括董事、总经理杨俊等核心管理层,以及20名被认定的核心员工。这次股权激励的总授予数量为75.20万股,授予价格定在每股35.97元,股票来源是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普通股。最关键的是,这一计划已经通过董事会和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并完成了内部公示与合规审查,说明整个流程走得相当规范。
从名单来看,杨俊一人就获得了42万股,占本次授予总量的近一半,其次是董事朱晓成获授15万股,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蔡娟获授2万股,其余20位核心员工合计获得16.2万股。这个分配结构很清晰:重点绑定高管和关键技术骨干。而考核机制也设得明确——公司层面以2025年为基数,要求2026年营收增长不低于15%或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0%,2026至2027两年累计营收增幅达47.25%以上,才算达标。如果目标没完成,这些股票将由公司按原价加LPR利息回购注销,不搞“兜底”。
看到这里,我其实挺认可这种设计的。现在很多公司的股权激励看起来是激励,实则是变相福利,业绩门槛模糊,最后成了“躺赚”。但酉立智能这次不一样,它把解除限售分成两个阶段,每期各50%,且都设置了硬性增长指标,还剔除了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避免了财务操纵的空间。这说明管理层不是只想画饼,而是真想带着团队冲业绩。
再结合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看,酉立智能虽然没直接出现在尿液分析仪头部企业名单里,但从名称和业务逻辑推测,大概率属于智能医疗设备赛道。当前这个行业正处在国产替代加速期,政策鼓励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基层医疗需求上升,尤其是县域医院和养老机构成为新增长点。在这种环境下,人才和技术积累尤为关键。此时推出股权激励,显然是为了稳住核心队伍,激发研发和市场动力。
不过我也注意到,目前公司股本总额中,此次激励占比约1.72%,不算小数目。未来若持续扩产或融资,如何平衡股东利益与激励成本,仍需观察。但至少眼下这一步,走得扎实。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类绑定业绩的激励方案,比单纯的概念炒作更值得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