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提出,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强科技服务业集群,鼓励科技服务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高设计、咨询、专利、法律、展览等商务服务国际化水平,建设北京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服务保障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加强教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优质服务供给,健全行业标准和信用体系,支持经营主体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进服务业数智化。
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提出,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完善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中关村园区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服务水平,推动各分园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统筹“三城一区”联动发展,强化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策源功能,突出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优势,推动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医药健康、先进能源等领域能级跃升,支持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创新成果和产业资源,促进要素流通、产业连通、机制畅通。
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提出,持续推进住有所居。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站城融合发展,实施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综合开发,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供应建设用地,完善住宅、商业、社区服务等生活配套设施。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大存量资源盘活力度,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扩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培育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机构,规范发展租赁市场。探索“一张床、一间房”模式,改善城市运行服务保障人员居住条件。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完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培育第六代移动通信、量子科技、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新增长点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提出,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统筹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布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产业集群优势,培育人工智能、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等一批新产业集群。实施产业创新工程,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加快集成电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空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和风险分担机制,培育第六代移动通信、量子科技、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新增长点。围绕重点产业链健全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机制,推进关键装备、软件、工艺、材料国产化替代,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提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生活,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做强北京数据集团和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加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形成一批行业头部大模型,构建高性能通用智能体。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完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和应用规范,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健全平台企业监管机制,推动平台经济创新和健康发展。
东财图解·加点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