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铜偏滤器、第一壁等高热负荷部件,在核聚变装置中是属于可长期使用的部件,还是算经常需要更换的耗材?这个问题对于有关注可控核聚变板块的,应该都很关心。下面来简单分析一下,请专家指正。
首先下一个结论:钨铜偏滤器、第一壁等高热负荷部件,不是可长期使用的部件,而是需要定期更换的“关键耗材”或“寿命部件”。尽管它们被设计得极其坚固,但在核聚变装置的极端环境下,其寿命是有限的。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为什么它们属于“耗材”:
1. 面临的极端环境
钨铜偏滤器和第一壁是聚变堆中工作环境最恶劣的部件,它们直接面对上亿度的等离子体,主要承受以下几种毁灭性的打击:
极高的热负荷:
第一壁承受着来自等离子体辐射的持续热负荷,大约在每平方米几兆瓦。
偏滤器靶板则更为极端,它需要集中处理排除的粒子和热量,其稳态热负荷可达每平方米10-20兆瓦,瞬态事件(如等离子体不稳定性)中可能瞬间飙升至每平方米数十甚至上百兆瓦。这相当于将喷气式发动机的尾焰集中在一个邮票大小的面积上。
强烈的粒子轰击:
高能中子(14.1 MeV):这是聚变反应的产物,不带电,无法被磁场约束,会直接穿透第一壁材料。中子轰击会导致材料原子移位,产生空位和间隙原子,使材料肿胀、脆化,并改变其物理和机械性能。
燃料离子(氘、氚)和氦灰:这些带电粒子会轰击表面,造成物理溅射和化学侵蚀,导致材料被一点点地“剥蚀”掉。
巨大的热应力和热疲劳:
在反应堆启动、关闭以及等离子体不稳定时,部件会经历剧烈的温度变化,产生巨大的热应力。经过成千上万次这样的循环,材料会产生热疲劳裂纹。
氚滞留:
氚燃料会渗透并滞留在材料的晶格和缺陷中,以及表面的再沉积层里。这不仅造成了燃料的损失,还使得这些部件成为强放射源,给后续的拆卸、处理和更换带来巨大的安全挑战和技术难度。
2. 寿命与更换周期
正因为上述严酷的条件,这些部件的寿命是设计聚变堆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
偏滤器: 它是寿命更短、需要更频繁更换的部件。在ITER和未来DEMO的设计中,偏滤器的预期更换周期大约是:
ITER: 计划在其运行期间更换2-3次。
商业堆(DEMO): 目标是将其寿命延长至2-5年更换一次。对于一个目标是连续运行30年以上的电站来说,这意味着需要更换6到15次。
第一壁: 它的工作环境相对偏滤器稍“温和”一些,因此寿命通常更长。其预期更换周期大约是:
目标寿命在5年以上,对于商业堆,理想情况是能与电站的大修周期(例如5-10年)同步更换。
比喻理解
您可以这样理解它们在聚变堆中的角色:
第一壁 像是发动机的气缸内壁,长期承受高温高压。
偏滤器 则像是发动机的火花塞和排气阀,直接承受最猛烈的燃烧和冲击,是磨损最快、需要定期保养更换的零件。
总结
部件角色寿命定位预计更换周期(商业堆目标)主要损伤机制钨铜偏滤器处理废气与热量的“排气管”关键耗材/快消部件2-5年极高热负荷、粒子侵蚀、热疲劳、氚滞留第一壁保护真空室和部件的“护盾”寿命部件/慢消部件5年以上中子辐照损伤、热负荷、氚滞留
结论: 钨铜偏滤器、第一壁绝非与反应堆同寿命的永久部件。如何延长这些高热负荷部件的寿命、开发更耐用的材料、以及设计出能够实现远程遥控快速更换的技术,是核聚变商业化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重大工程挑战之一。这也反过来印证了一个事情,像安泰科技这样能生产高性能偏滤器材料的公司,在未来聚变产业链中具有持续性的市场需求。$安泰科技(SZ000969)$安泰科技作为全球首家量产钨铜偏滤器、包层第一壁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量产能力也将成为“卖铲人”式核心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