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早盘高开高走,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1.13%,深成指涨2.04%,创业板指涨2.60%。
量能方面,两市半天成交1.17万亿元,较昨日同期放量1493亿元;全市场近4900股早盘飘红,77股涨停,封板率约80%。
板块方面,题材全面开花,CPO、PCB、液冷等AI硬件板块持续走强,商业航天、AI应用、教育、游戏、保险等涨幅居前;近日连续大涨的水产养殖、船舶制造板块早盘表现疲弱。

AI产业链早盘全线走高,其中CPO概念涨幅居首,德科立20cm涨停,瑞斯康达、永鼎股份、长飞光纤、可川科技等多股涨停,长芯博创、炬光科技、仕佳光子等涨超10%。
消息面上,亚马逊宣布将投资高达500亿美元,用于扩展公司面向美国政府客户的AWS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HPC)能力。该投资计划将于2026年启动,通过在AWS Top Secret、AWS Secret和AWS GovCloud(美国)区域建设配备先进计算和网络技术的数据中心,新增近1.3吉瓦的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能力。
同时,Meta Platforms据悉正考虑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谷歌的TPU,包括用于Meta的数据中心建设。此前,谷歌正式发布第七代TPU“Ironwood”,是目前谷歌性能最强大、能效最高的定制芯片。
此外,谷歌AI基础设施负责人Amin Vahdat日前在全体大会中表示,公司必须每6个月将AI算力翻倍,并在未来4到5年内额外实现1000倍的增长,以应对持续上升的AI服务需求。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谷歌凭借从芯片(TPU)、网络(OCS)、模型(Gemini)到应用(云计算/搜索/广告等)的完整技术闭环,构建起强大的AI护城河,并推动资本开支持续增长。随着TPU出货量预期上修、OCS渗透率提升以及1.6T光模块放量,相关硬件供应商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PCB、液冷服务器板块早盘亦双双走强,欧陆通20cm涨停,沪电股份、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博杰股份、龙蟠科技封板,英维克、生益电子、深南电路、科创新源、东山精密、天承科技等多股跟涨。
除了前述消息面上的影响,汇丰最新报告称,AI服务器迭代加速,推动其核心组件印制电路板(PCB)和覆铜板(CCL)迎来技术与价格双升周期。花旗此前预计,AI PCB供需紧张将持续至明年后。
市场机构统计显示,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187.8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42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2.4%。
国盛证券表示,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再度上修,需求持续旺盛。光模块行业正迎来"量价齐增"发展局面。1.6T光模块零售价格大幅上涨;800G及以下产品需求旺盛且覆盖范围广,降价速度明显减缓,呈现企稳态势。这一现象源于供需两端的多重因素共振:需求侧,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上修,算力建设需求旺盛;供给侧,技术迭代加速,头部厂商积极扩产满足增长需求。随着全球算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迭代持续加速,光通信产业链将维持高景气度。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026年,AI“虹吸效应”显著,全球AI或继续共振。看好“光、液冷、国产算力”三大核心主线,同时推荐重视AI应用、运营商、卫星互联网&6G等板块。

芯片概念股早盘也表现活跃,盈新发展、雷科防务强势涨停,英唐智控、利扬芯片、东芯股份、兆易创新、紫光国微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隔夜美股存储概念股强劲反弹,闪迪大涨超13%,博通股价上涨11%,创4月份以来最大涨幅,美光科技涨近8%,AMD涨超5%,英伟达涨超2%。
分析师Joseph Moore表示,内存市场状况“持续向好”,其中DDR5 DRAM的紧张程度最为严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种危机感——即无论出多高的价格,都买不到产品”。
此外,独角兽企业长鑫存储近日发布最新DDR5产品系列,最高速率达8000Mbps,最高颗粒容量24Gb。同时,长鑫存储还展示了其最高速率10667 Mbps、最高颗粒容量16Gb的LPDDR5X移动端内存。
交银国际近日发布研报,维持对存储价格将继续坚挺的判断。该机构认为,DRAM的强劲价格将至少延续至2026年三季度,并预计NAND价格将继续保持强劲到至少2026年三季度(之前预计为2026年上半年)。
除了AI硬件,商业航天、量子科技、流感概念早盘也涨幅居前,光库科技、福晶科技、航天环宇、特一药业、华兰疫苗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工信部日前宣布,正式启动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这项为期两年的试验计划,旨在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量子科技方面,11月24日,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启幕仪式在深圳南山智城举行,标志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该工厂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用于实现光量子计算机的工程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流感概念方面,11月以来,全国流感活动快速上升,京东买药秒送平台的流感类药品成交额环比10月增长明显。其中,解热镇痛类药物订单量增长超4.5倍,速福达成交额增长超过了14倍,达菲、可威的成交额增长幅度都超过了9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