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剑勇
摩尔线程今日启动申购,作为重要概念股之一的和而泰却大幅下跌9.65%,盘中更是触及跌停。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11月启动上市辅导后,摩尔线程就备受关注,市场情绪被点燃,成为焦点,连带推动和而泰受到资本追捧。

在这一年中,和而泰累计涨幅高达277%,最高市值曾一度达到560亿。得益于投资了摩尔线程公司,持有1.0262%股份,掀起了一波摩尔线程概念,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
不过,和而泰的涨幅过大,且随着摩尔线程申购落地,积累了较多的获利调整风险,尤其相比近期的高位已经回调23%,凸显出概念股炒作的高波动性特征,需要警惕大涨后所暗藏巨震隐患。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GPU芯片公司,摩尔线程被称之为中国版英伟达,吸睛无数。同时,营收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84亿元,同比增长182%,预计全年营收为12亿至14.98亿元,同比增长177%至241.65%。
当然,在所处GPU行业中,与英伟达等芯片巨头,摩尔线程与他们存在一定竞争劣势。然而,我国获取高端芯片受制,使得国产替代也在加速,使得摩尔线程、寒武纪等芯片公司迎来最好的发展阶段,业绩得到实质性突破。
尤其摩尔线程募资80亿强化GPU市场竞争,用于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图形芯片研发项目、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然而,以114.28元的发行价登陆科创板,发行后总市值为537亿元,如此高的估值也备受挑战,毕竟高额亏损与商业化挑战等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和而泰因持有摩尔线程少量股份,引发资本追捧之外,其自身经营也很稳健。
得益于生成式AI时代,各界纷纷顺势而为,利用大模型加速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化趋势背景下,伴随而来的是对智能控制器需求旺盛,和而泰的业绩由此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2025年前三季度,和而泰营收为82.69亿元,同比增长17.47%,净利润为6亿元,同比增长69.66%,显示出智能控制器业务的订单充足,实现了较好经营业绩增长。
AI大模型时代,各类设备或终端对通讯和算力的抬升,智能化、联网化、个性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业绩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其中,家电业务是和而泰控制器业务的基本盘,客户覆盖伊莱克斯、惠而浦、海尔、小米、苏泊尔等家电厂商。
因小家电及类家电领域凭借其品类持续创新、功能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渗透深化以及迭代周期短等特点,成为智能控制器需求增长与价值提升的重要引擎,推动行业呈现量价双升的发展态势,为整体业务增长提供强劲支撑。
与此同时,汽车电子业务作为重点战略板块。和而泰表示汽车电子业务目前订单充足,并与众多主流车企及Tier1供应商建立了合作,涵盖智能座舱及能量管理细分领域。其中,触控类核心竞争产品HOD(方向盘离手检测)上量迅猛,单品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覆盖了蔚来、长安、赛力斯与广汽等多家整车厂客户的车型,未来增速可期。
整体来说,大模型时代,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进程均在提速,从工业场景到家庭场景各种智能设备等,纷纷搭载大模型服务,赋予产品新的活力。其中,AI大模型所带来的智能化浪潮,对智能控制器需求旺盛。
根据中产研究院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为1.97万亿美元,2025年预计增长至2.05万亿美元,行业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则是全球智能控制器的重要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3.8万亿元人民币,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5%。2025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4.28万亿元。
智能控制器是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的有机集合,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智能家居与建筑、AI设备、生活家电、电动工具与能源与电力系统等领域。只是,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庞大,但比较分散,行业内的公司规模整体较小。
在国内,从智能控制器出货量以及营收规模来看,拓邦股份与和而泰是国内智能控制器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厂商。和而泰则在智能控制器行业深耕25年,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控制器需求增量、功能升级、形态变化,将紧紧抓住行业发展周期,持续在汽车电子、工具及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机 器人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顺应市场需求。
最后,随着5G以及AI大模型的应用,加速万物互联时代推进。智能控制器产业由此不断升级,行业智能化、场景化发展机遇涌现,下游应用场景更是不断丰富。对于深耕智能控制器的厂商来说,成长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AI大模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