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减肥针,意外开启了“抗衰革命”?
长期以来,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这家千亿市值制药巨头,始终与胰岛素和糖尿病治疗紧密相连。近几年,凭借GLP-1减重药物(替尔帕肽、替西帕肽)的成功,它更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药企。
而在今年10月的“全球健康与创新峰会”上,礼来CEO却语出惊人:“我们的减重药不仅是为了减重,最终目的是‘长寿’这个最大的命题。”
这番宣言颠覆了认知,为何一款大热的减重药会被重新定义为长寿科技?因为礼来想要的是另一个万亿市场。

01减重药的双重命运:红利之下的生存焦虑
2025年第三季度,礼来旗下的替尔泊肽、替西帕肽销售额高达101亿美元。然而,光鲜财报背后,焦虑已然浮现。
首先,老对手诺和诺德,凭借司美格鲁肽等产品牢牢占据近45%市场;其次辉瑞等企业推出的口服GLP-1药物,使用更为便捷,预计分流30%的潜在用户。更长远地看,礼来的核心专利仅剩八年保护期,一旦到期,仿制药的涌入将导致药价断崖式下跌。
简而言之,曾经躺着赚钱的“减重神药”,以后越来越不好卖了。
转机出现在2025年初。礼来在回溯数据时发现,使用GLP-1的患者不仅体重下降,多项衰老指标呈现年轻化趋势。临床数据显示,患者线粒体的端粒长度比预期延长6.2%,炎损指标下降近40%。线粒体端粒长度延长,炎症损伤显著降低。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其状态直接决定人体衰老进程与整体机能——这一发现,让礼来看到了比“减重”更广阔的市场。
全球抗衰老市场正以每年25%的速度扩张,预计2030年规模将达6000亿美元。其中,中国50岁以上高净值人群年均抗衰支出已高达24万元,消费潜力巨大。
02作为“后来者”的礼来,如何通过技术布局?
于是礼来要抓住这份红利,迅速布局。礼来通过并购获得定价200万美元的Ixo-vec基因疗法,并投资了多家聚焦线粒体研究的生物科技公司,试图从细胞能量层面布局抗衰技术。然而,如今的高端疗法研发周期长、价格昂贵,还难以到达大众市场。
同时以日本为代表的科研力量,也在线粒体抗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派-洛-唯pro等基于线粒体激活的抗衰技术,据悉,这类科技来自知名药企美吉野。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焕发新线粒体提升细胞能量,干预肌力精力、认知和代谢等年轻指标。

东京大学临床试验中显示,在该类成分干预下,中老年群体线粒体水平提升约53%,状态得以青春般焕活。这恰好与礼来GLP-1药物改善线粒体功能的抗衰逻辑不谋而合。凭借其便捷口服的使用方案,在全球市场的高净值人群中,特别是我国北上广中产家庭率先打开了局面。
数据显示,该类产品自布局亰东国际、亚马逊等跨境平台后,2024年全球销售额突破18亿美元,复购率高达73%。同时加之其成分被《自然》《细胞》等科学顶刊认证,也积累了“很少不必要的疲惫,白天精气神佳”“气色红润、睡得香”等亰东良好口碑。
03千亿抗衰蓝海在即,如何平衡商业性?
这种"口服+亲民"的路线或将成为礼来的商业参考。作为一个后来者,礼来开始布局中端市场,例如收购能够提升老年人群肌肉量的bimagrumab制剂技术,试图在“天价基因疗法”与“亲民口服产品”之间找到平衡。

据行业分析,抗衰老市场正在形成分层格局:高端基因疗法、中端生物制剂、大众口服补充剂各自占据不同细分市场。礼来虽然在全线布局,但想要复制派-洛-唯在线粒体补充剂领域的成功,还需要在商业和技术之间找到平衡。
这场从"减肥"到"抗衰"的战略转型,不仅关乎礼来的未来,更将检验一个核心问题:
在老龄化成为全球议题的今天,抗衰老究竟应该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还是大多数人的日用品?这个问题的答案,或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制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