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事件属于卫光生物与国药集团合作的历史进程未达预期的“旧账”延续,核心影响可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控制权变更的“前置条件未满足” 2023年6月的合作协议中,国药集团成为实际控制人需满足签署补充协议、设立合资公司、通过国资审批及反垄断审查等关键环节,但目前这些环节均未完成,导致控制权变更事项长期悬而未决,成为监管问询的核心焦点。这意味着原计划的“央地合作”落地节奏远慢于预期,属于合作进程中的“旧账”未清。 二、对定增与公司发展的潜在冲击 此次监管问询聚焦控制权变更,可能对卫光生物的定增审核进度产生影响: - 若监管对控制权变更的合规性、必要性提出进一步要求,定增的获批时间可能延后;- 市场对“国药入主”的预期落空,可能引发短期股价波动,尤其是此前因该预期买入的资金可能离场。 三、行业与公司的长期逻辑未变 尽管合作进程不及预期,卫光生物作为血液制品企业的长期价值仍存: - 血液制品行业需求刚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公司现有650吨血浆产能仍具区域竞争力;- 定增计划的“年处理1200吨血浆智能产业基地”若最终落地,仍能支撑长期业绩增长,只是短期节奏因合作变数受到干扰。 综上,这一事件是卫光生物与国药合作“旧账”的延续,短期可能引发市场对定增和控制权变更的担忧,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业务基本面未发生本质变化,后续需关注监管问询的回复进展及合作协议的实际落地情况。
◆
◆
发表于 2025-11-19 10:16:21
来源:南方财经网
南方财经11月19日电,卫光生物(002880.SZ)近日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过程中,控制权变更相关事项成为监管核心问询焦点。回溯背景,2023年6月,为落实深圳市与国药集团的央地战略合作,公司控股股东光明区国资局与中国生物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双方按49:51股权比例设立合资公司,后者无偿划转部分股权后,国药集团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该控制权变更的前置条件包括签署《合作补充协议》、《无偿划转协议》、完成合资公司注册、通过国资审批及反垄断审查等关键环节,但截至目前,上述协议均未签署,合资公司尚未成立,相关审批程序也未启动。
公司在问询回复中解释,因交易涉及多方利益协调,协商过程复杂,导致变更事项陷入停滞,后续能否推进仍存在不确定性。最新进展显示,光明区国资局与中国生物已共同承诺,在本次发行上市或终止前,不会单独或联合推动公司控制权变更,该承诺对双方具有法定约束力,可有效保障发行期间控制权稳定。关于本次发行的认购安排,国药集团及其关联方未表达任何认购意向,也未签署相关协议,光明区国资局亦明确不参与本次认购。
针对未来实控人变更风险,公司明确本次发行期间无控制权变更可能,即便后续推进控制权变更,国药集团相关主体已承诺不会调整本次募投项目,将维护公司在生产经营、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独立决策权限,不会对现有业务运营及募投项目实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构成本次发行的实质性障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