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固态电池凭借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已成为全球重点布局的焦点领域。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有专家指出,全固态电池将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化示范应用,预计到2030年前后可完成中试验证和小批量装车。
在此背景下,当前已有不少锂电池企业主动跨界布局固态电池这一前沿领域。
未来,随着全固态电池技术瓶颈的持续突破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些提前布局的企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而在下一代动力电池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

本期梳理固态电池与锂电池产业链,根据业务关联度及最新数据,筛选出市盈率TTM仍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下的10家公司,供大家研究参考。
市盈率TTM=当前总市值/过去12个月归母净利润,其构建了可靠、动态的估值参照体系,且数据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一般认为具有相对低估性。
注意: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研讨。
第一家:明泰铝业
固态电池:公司与鹏辉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领域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
市盈率TTM:10.77(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包括汽车板、商用车铝材、锂电池铝箔及电池壳等。
第二家:潍柴动力
固态电池:正在开展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及低成本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研发,并计划建设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试制线
市盈率TTM:12.98(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锂电池技术涵盖了主要的磷酸铁锂、三元锂等技术路线,可根据客户需求应用至多个领域。
第三家:江苏国泰
固态电池:子公司瑞泰新材研发并量产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该产品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
市盈率TTM:14.68(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解液供应商,其中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年产能约7万吨。
第四家:骆驼股份
固态电池:重点推进汽车低压电源、功率型电源等新型产品的研发创新与迭代优化,并与高校联合开展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市盈率TTM:15.58(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是国内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生产商,主要布局锂电池、燃料电池等产品。
第五家:长安汽车
固态电池:开展(半)固态、固态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电池技术研究,预计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30年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
市盈率TTM:17.80(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联合太蓝新能源开发的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已通过相关部门鉴定,并实现了多项全固态锂电池关键技术突破。
第六家:索通发展
固态电池:联合高校进行硅碳、硅氧复合负极材料研发工作,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盈率TTM:19.19(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主营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且子公司重庆锦旗作为运营主体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高端负极材料生产用箱板项目。
第七家:立中集团
固态电池:旗下六氟磷酸锂产品可应用于半固态电解质领域,目前正积极推进该产品的客户认证、市场开拓及生产进程
市盈率TTM:19.41(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有序推进新能源锂电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已建成部分产能并试生产。
第八家:中天科技
固态电池:公司构建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电池的阶梯式技术布局并具备量产条件,现已完成产品中试
市盈率TTM:19.47(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具备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正逐步扩展至新型电力储能用启航低碳源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领域。
第九家:软控股份
固态电池:公司有固态电池相关的配料系统,该系统可以用于固态电池生产线
市盈率TTM:19.81(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产品扩展至涂布机、碾压机、分切机等锂电池前段核心设备,目前其产品体系覆盖锂电池极片制片的全环节。
第十家:永杰新材
固态电池:旗下液冷板材料在冷却技术领域具有成熟应用,该产品可适配固态电池等场景,现已实现稳定的量产供应
市盈率TTM:21.28(截至发文)
锂电池概念:公司铝板带材产品主要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的结构件以及与锂电池散热相关的液冷板中,也可用于固态电池。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雅化集团、中科电气等多家企业相继公布固态电池业务最新进展,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而上述10家企业凭借在锂电池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纷纷主动布局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具有一定的产业先发优势,值得长期关注。
*提醒:需警惕市场波动大,且行业竞争激烈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