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上市银行股东或董监高增持动作频频。
苏农银行近日公告,该行三位高管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不少于180万元该行A股股份。此外,齐鲁银行、青岛银行也于近期更新了增持计划“进度条”。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十余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股东、高管增持计划,并陆续公告实施进展。业内分析认为,股东与高管增持传递出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过后,在业绩稳健、资金配置与估值优势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年内多家银行获股东、高管增持
11月10日晚间,苏农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三位高管王亮、费海滨、耿植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不少于180万元该行A股股份。对于增持原因,公告称是基于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该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年内十余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股东、高管增持计划,并陆续公告实施进展。例如,11月7日晚间,齐鲁银行发布公告称,部分董事、监事及高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截至公告披露日,增持计划实施期限过半,增持主体合计增持金额约为315万元,占计划增持金额的90%。
青岛银行日前披露,该行股东国信产融控股通过港股通渠道,在9月15日至11月5日(包括首尾两日)累计增持H股股份2.43亿股,增持金额合计人民币9.57亿元(不含交易税费),增持计划实施完毕。本次增持完成后,国信产融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占青岛银行股份总数的19.17%。
成都银行曾于今年4月公告,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和成都欣天颐计划使用自有资金增持该行股份。随后,由于该行股价持续超过原增持计划设定的价格上限,上述股东一直未能实施增持计划。不过,相关股东还是表达了满满的“诚意”,对原增持计划进行了调整,不设定增持价格区间。截至目前,成都银行股东增持计划仍在进行中。
除了已披露的计划增持之外,上市银行的重要股东也频频出手,以“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例如,南京银行年内屡获重要股东增持。今年9月,南京银行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南京高科于8月7日至9月18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持股比例由9.00%增加至9.99%。
此外,南京银行股东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9月22日至9月26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1.08亿股。增持完成后,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增加至17.02%。
银行股投资价值凸显
股东密集增持背后,透露出什么信号?“近期上市银行股东及董监高密集增持、险资持续加仓,释放出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的信号。”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张思远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过后,银行板块近期有所回暖。业内分析认为,在业绩稳健、资金配置与估值优势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从基本面来看,上市银行整体盈利指标有所改善。Wind数据显示,在42家A股上市公司中,35家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其中,7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净息差呈现企稳迹象,为上市银行业绩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估值层面看,经过阶段性调整后,银行板块“高股息、低估值”属性凸显。华泰证券研报称,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低位,股息率优势显著,配置价值凸显,对于险资、外资等追求高股息、高稳定度的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
从资金配置角度来看,险资等长期资金对银行板块仍有配置意愿。据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统计,从持股数量来看,今年三季度,险资对银行板块合计增持83.6亿股。基于上市银行前十大股东,截至9月末险资共配置23家银行,较上季度增加2家,其中10家获增持,同时也出现多家险资新进,包括国有大行和区域性银行。
“险资长期配置偏好显著,对银行股的配置力度持续加大。”张思远表示,险资配置逻辑聚焦“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定”,2025年三季度险资进一步增持银行股,持股数量逆势增加,显示长期配置决心。
展望后续,上述中国银河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在新增保费入市、险资权益投资比例提升、长周期考核强化、IFRS9拓展至非上市险企等因素的推动下,险资对银行板块布局仍有增量空间。一方面,考虑到银行板块分红稳定、业绩波动小,且当前估值仍较低,股息率优势持续凸显,其中H股银行吸引力更高。另一方面,除获取稳健分红外,险资还可通过权益法改善利润表,高ROE的优质中小银行预计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