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一个消息,被多家媒体报道,那就是:近两个月,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走高,较低点涨幅近120%,并传导至上下游相关产品。
复盘一下历史上锂电板块的周期情况
回顾上一轮高光时刻,2019至2021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双重爆发,动力电池需求井喷,带动上游锂电设备订单激增。
2021年成为阶段性顶峰,设备厂商订单饱满、股价飞涨。
然而,2022年起市场急转直下。
国内动力电池产能逐步饱和,价格战愈演愈烈,电池厂纷纷放缓甚至暂停扩产计划。
这一“寒潮”迅速传导至上游,锂电设备企业营收承压、订单下滑,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但目前锂电设备会迎来产业的拐点。
最直观的信号来自订单端。
2024年,受行业低迷影响,多家锂电设备上市公司合同负债出现下滑。
但进入2025年上半年,这一指标强势反弹,不仅止跌回升,更已超过此前高点。
这或许印证了设备订单的实质性复苏,也为下半年及未来业绩释放奠定基础。
产业迎来转变?据中邮证券最新研报,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已达90%,逼近2021年高峰时期的95%(据中邮证券测算)
而2022–2024年,这一数字分别为83%、70%和76%,明显处于低位。
产能利用率的显著回升,或许标志着行业供需关系已重回“紧平衡”状态。
更关键的是——钱又开始花了(资本开支加大)!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高达202亿元,同比增长46%。
按此节奏年化,全年资本开支有望突破400亿元,接近历史高点。
同期其在建工程达351亿元,已逼近2022年的峰值水平。
而且这其实不止宁德时代一家,直接看数据:
根据公开数据,2025年上半年,A股主要电池上市公司合计资本开支达351亿元,同比大增36%。
在建工程总额更是达到815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扩产信号明确,设备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锂电设备更新潮,替换小高峰除了新增产能,另一重增量来自设备更新替换。
2020–2021年是国内锂电扩产的高峰期,当时大量设备投入使用。
而锂电设备的理论寿命虽为5–10年,但在实际应用中,受技术迭代加速、客户对电池一致性与安全性要求提升等因素影响,传统液态电池产线的设备更新周期已缩短至约5年。
这意味着——2026–2027年将迎来一轮集中更换潮。
届时,老旧设备将被更高效率、更高精度的新一代装备替代,为设备厂商打开“存量+增量”双轮驱动的新空间。
另外如果说传统扩产是“量”的回归,那么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则可能带来“质”的飞跃。
行业普遍预测:
2025–2026年:半固态电池中试线将密集落地;
2027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实现小批量装车;
2030年: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更重要的是,固态电池对生产工艺提出全新挑战,直接推动设备价值量大幅提升:
前段工艺方面,在干法电极取代湿法涂布,催生对双螺杆挤出机、高精度辊压机等新型设备的需求。
中段工艺方面,在叠片+等静压成为主流,所需压力从传统10吨跃升至60–80吨,单台设备价值量翻倍甚至更高。
据测算,若2030年固态电池渗透率达到5%,仅此一项就可能将为设备市场带来515亿元的额外空间(假设设备单价为传统产线的2倍)。
出海加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国内复苏的同时,中国电池企业正加速“出海”,为设备商开辟海外新战场。
截至2024年10月,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在内的15家头部企业,已在美国、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布局投产、在建或规划中的电池产能合计达638GWh。
其中,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于2024年12月宣布在西班牙共建生产基地,总投资40.38亿欧元,规划年产50GWh动力电池。
此类海外项目不仅需要整线交付能力,也对设备企业的本地化服务、国际认证提出更高要求——这正是具备技术实力和全球化经验的龙头设备商的机会所在。
综合来看:
从产能利用率回升,到资本开支激增,从设备更新周期来临,到海外扩张加速,再到固态电池带来的技术革命,
多重利好共振,锂电设备行业或许迎来黄金发展期?
基于此,梳理锂电设备产业链的核心5家公司,供大家参考。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先导智能全球具备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能力的龙头企业,绑定宁德时代、宝马等头部客户,固态设备毛利率超50%。
业务覆盖锂电、光伏、氢能,2025上半年非锂电收入占比超25%。
加速出海,海外订单目标占比将超50%。
海目星全球首家交付“氧化物+锂金属”固态电池整线,技术领先行业近2年。
2025上半年新签订单44亿元(+117.5%),在手订单破百亿,海外占比过半、毛利率超35%。
金银河独创低温硫酸法提锂,能耗降50%、锂云母利用率超95%,联产高价值铷/铯盐(单吨附加值超600万元)。
2025下半年投产,2026年满产预计贡献净利5.3亿元、毛利率超60%。
星云股份2025上半年锂电检测毛利率达42.8%(+10.8pcts)。
已交付固态电池检测设备,技术前瞻性强。
欧克科技从生活用纸设备拓展至锂电隔膜、PI膜、复合集流体等高端材料装备,获产业基金出资5.85亿元(总规模15亿)。
通过合资布局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产线,加速向高端制造转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来源:财经小猎豹的财富号 2025-11-10 00:17)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