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7日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等5个方面,提出了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这是首次从国务院层面对场景培育和开放作出系统部署,是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首次明确场景定位 提出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实施意见指出,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场景的培育和开放可将新技术、新产品从传统实验室搬到真实的市场环境,是技术可行性的‘试金石’。”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泉红说,场景培育和开放能够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例如,氢能技术,特别是氢燃料电池技术,需要在真实、复杂的环境下运行,才能暴露出问题进而迭代优化。“云韬氢能的氢燃料电池重卡在广州市内及广州至江西赣州的线路上进行了长达10万公里、载荷49吨的示范运营。通过这些真实场景验证了车辆长途重载、跨省物流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也为后续产品改进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数据。”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伟说,目前氢能示范应用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还需要开拓氢能船舶、轨道交通、固定式发电、电解水制氢装备等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实施意见是首次从国务院层面对场景培育和开放作出系统部署,首次明确了场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在未来产业体系中的定位。”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场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朱志华说。
实施意见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5个方面,提出了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实施意见的一个亮点是‘新’,即场景新、技术新、融合方式新,涵盖了目前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的绝大多数领域,而且在一个场景中涉及多个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企业室副主任张铭慎表示,而且实施意见强调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这意味着场景不能只有业务、平台、园区、应用,还必须在市场准入和要素配置方面有相关的制度设计与政策配套。
“新领域”“新赛道”将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
实施意见要求,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包括数字经济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全空间无人体系、生物技术领域、清洁能源领域、海洋开发领域。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琛伟认为,在实施意见推动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全空间无人体系、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海洋开发等新领域有望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通过打造具象化的新场景,让跨行业、跨领域技术在一个具体场景中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投资场景’‘消费场景’以及全新的业态模式。”
在清洁能源领域,实施意见提出,推动清洁能源在铁路、公交、环卫、重卡、农机、物流等领域开放应用,建设清洁能源车辆运输走廊,同步布局能源供给站点,打造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应用场景。
氢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目前下游应用的氢气成本还有较大下降空间,通过全产业链的协同可以提高整体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促进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比如在深远海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可以通过构建一体化产业链,打造可再生能源制取氢氨醇等绿色燃料、海面绿色燃料加注、海岛综合供能等复合场景,形成‘绿电—绿氢—行业应用’的闭环生态。”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潘军说。
再如,实施意见要求,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全空间无人体系的建设需要对制度、装备产品、商业模式、基础设施开展综合验证,因此十分需要场景的培育、开放和大规模应用。”朱志华说。
从地方实践看,合肥骆岗公园已建成覆盖12.7平方公里的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场景,实现了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协同运行,累计安全飞行数千架次,无人车运行里程超过1.3万公里。
“我们坚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场景开放,物流运输将不再受地面交通束缚,将从‘二维平面’发展为‘三维立体’,海陆空全空间应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新常态。”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仇明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