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潘刚2025年内获得的第二笔分红。2025年5月,伊利股份派发2024年年度股息时,潘刚分走了3.48亿元。算上此次1.376亿元的分红,其2025年来分红已分走4.856亿元。要算是2024年近2000万元的年薪,潘刚已从伊利股份拿走了5个多亿。
文 | 万 芙
在消费仍未完全回暖的背景下,乳业龙头伊利股份于近日交出三季度经营业绩。三季度,伊利股份营收、净利润等多项经营指标全面下滑。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则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伊利股份抛出一份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30.36亿元。公司称,此举是为“让经营成果及时回馈广大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红利”。这一分红方案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将从此次分红中获得约1.37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潘刚在2025年内获得的第二笔巨额分红。在2025年5月,伊利股份派发2024年年度股息时,潘刚已经分红了3.48亿元。若算上此次1.376亿元的分红,其2025年来分红已分走4.856亿元。要是算是2024年近2000万元的年薪,潘刚已从伊利股份拿走了5亿元。
“现金牛”液态奶业务持续下滑
伊利股份的业绩压力,在2025年三季度表现得尤为明显。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伊利实现营收285.64亿元,同比下降1.63%;归母净利润为32.26亿元,同比下降3.3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0.86亿元,同比下降3.08%。
从盈利能力指标看,三季度毛利率为33.76%,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3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多项核心指标同步走弱,反映出公司正面临经营压力。
拉长至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则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
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实现营收905.64亿元,同比增长1.71%;归母净利润为104.26亿元,同比下降4.07%。
「数智研究社」发现,伊利股份整体业绩承压,主要受其核心业务——液体乳板块的持续下滑所拖累。作为伊利股份的“现金牛”和基本盘,液体乳业务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49.4亿元,同比下降4.5%。其中,三季度下滑幅度更甚,单季收入188.1亿元,同比下降约8.7%。
伊利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坦承,三季度液奶业务在销量和产品结构上均有所下滑,主要受行业需求偏弱和公司主动“去库存”操作影响。
事实上,液奶业务的疲软是乳企普遍面临的问题。同期,光明乳业液态奶收入同比下滑8.6%,三元股份液态奶收入降幅达13.1%。行业普遍面临终端消费疲软,以及新茶饮、咖啡等替代品的冲击。
在核心业务失速的同时,渠道端的压力也逐步显现。尤其是渠道信心明显不足。2025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的合同负债(即经销商预付款)降至51.77亿元,较2024年底的120.73亿元,大幅减少57.12%。这表明经销商在消费疲软下,减少了预付款,转为按需进货,控制库存。
受经销商预付款的下降,伊利股份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较2024年底下降了32.23%。
在液奶基本盘承压之际,伊利的“第二增长曲线”表现强劲,成为支撑业绩的主要动力。
2025年前三季度,奶粉及奶制品板块实现营收242.61亿元,同比增长13.74%,创历史新高,营收占比提升至26.79%。其中,婴幼儿奶粉业务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成人奶粉业务也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同期,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28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17.35%。
然而,奶粉和冷饮业务的增长,仍未能完全对冲液体乳业务下滑带来的冲击,导致公司整体营收增长乏力,净利润出现下滑。
董事长潘刚再分1.376亿元
业绩承压之下,伊利股份仍进行大手笔分红。
10月30日,伊利股份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拟以63.25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8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30.36亿元。
对于此次分红,伊利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此举是为“让经营成果及时回馈广大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红利”。
根据伊利股份2025年三季报披露的股东持股情况,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作为单一最大自然人股东,持有股份数量为286,746,628股。
「数智研究社」据此测算,此次30.36亿元的中期分红中,潘刚个人将获得约1.376亿元(含税)的分红。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潘刚2025年内获得的第二笔巨额分红。2025年5月,伊利股份实施了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该方案以总股本63.25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22元(含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77.17亿元。
潘刚在2025年5月的这次分红中,获得约3.48亿元(含税)的分红。
若按自然年计算,潘刚仅仅通过分红一项,就从伊利股份分走了4.85亿元。
高额分红外,潘刚的巨额年薪也早已引发关注。2024年年报中,潘刚领取的薪酬总额为1974.22万元(税前)。这一数字虽然较2022年的2572.7万元、2023年的2179.32万元有所下降,但在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中仍处前列,更是远高于同行业高管。
在伊利股份内部,潘刚的薪酬也远超其他高管。2024年,副总裁赵成霞年薪为390.13万元,副总裁王晓刚年薪为309.21万元,董事会秘书邱向敏年薪为75.53万元。潘刚1974.22万元的年薪,已超过了多位其他核心高管的薪酬总和。
在公司液奶业务下滑、整体业绩承压的2025年,潘刚即将再次获得1.376亿元的中期分红。在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困境的当下,这一串数字显得尤为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