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跨境指数,大家耳熟能详,比如常见的标普500、纳指100、恒生科技、中概互联等,是我们持仓组成的重要选项。
跨境指数因与国内资产较低的关联度,使其成为持仓重要的波动中和器,帮助我们分散风险、降低波动的同时,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随着国内ETF市场不断成熟,除了这些常见的核心指数外,越来越多的细分跨境ETF在国内陆续上市。
为了提升大家对跨境资产的了解,今天给大家介绍9个并不常被提及、具有特定配置价值的跨境ETF产品。
你猜猜有哪些产品会被61关注?
01 跨境行业ETF:持仓组合的好配料
介绍之前,先需提醒风险:如果我们对跨境指数理解不足,请以核心市场的核心宽基作为首选,比如标普500、纳指100、恒生指数等。
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我们不妨放开视野,逐步积累不同特性资产的认知,从而提升持仓资产的多样化、分散化和针对性。
1、纳指科技ETF (159509.SZ):全球科技冲锋号
简评:如果说纳指100是科技为主,那么纳指科技ETF就是纯正的科技指数。它跟踪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其成分股是全球科技领域的绝对巨头。
此ETF剔除了非科技类的公司,能更纯粹、更集中地投资于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是把握全球数字化浪潮和AI革命的核心工具。
基本信息:景顺长城发行于23年8月,当前产品规模118.35亿,管理费+托管费:0.8%+0.2%;
区间涨跌幅:年初至今37.39%、近一年45.14%、近三年126.64%。
2、中韩半导体ETF (513310.SH):中韩半导体集合
简评:该ETF跟踪中韩半导体指数,同时打包了中国和韩国两大半导体强国的产业链公司。韩国在存储芯片等领域全球领先,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则处于快速发展和国产替代的进程中。
这使得我们可以一站式布局东亚半导体生态,同时把握两国在科技基石领域的发展机遇。半导体行业具有强周期性,其表现与全球科技景气度紧密相连,波动较大。
基本信息:华泰柏瑞发行于22年12月,产品规模19.16亿,管理费+托管费:0.8%+0.15%;
区间涨跌幅:年初至今83.10%、近一年81.69%、近三年164.23%。
3、标普生物科技ETF (159502.SZ):美版创新药摇篮
简评:与纳指生物科技略有不同,此ETF跟踪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其成分股更多是中小市值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堪称“美版创新药摇篮”。
这些公司更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弹性和风险都更为突出,为投资组合提供了另一种维度的高成长暴露。
基本信息:嘉实基金发行于24年1月,产品规模15.23亿,管理费+托管费:0.5%+0.10%;
区间涨跌幅:年初至今16.01%、近一年9.09%、近三年12.17%。
4、东南亚科技ETF (513730.SH):下一个增长点?
简评:该ETF跟踪新交所泛东南亚科技指数,专注于投资东南亚地区的科技成长股,例如新加坡的冬海集团(Sea)、印尼的Gojek等。
东南亚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拥有年轻的的人口结构和巨大的互联网渗透潜力。适当布局这片潜力之地,捕捉其数字经济的成长红利。
基本信息:华泰柏瑞发行于23年12月,产品规模14.08亿,管理费+托管费:0.4%+0.10%;
区间涨跌幅:年初至今5.93%、近一年14.03%、近三年45.47%。
5、纳指生物科技ETF (513290.SH):押注人类健康的未来
简评:该ETF跟踪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聚焦于全球最前沿的生物科技公司。这些公司致力于创新药研发、基因治疗等突破性技术,是典型的高成长、高潜力领域。
投资它,就等于投资于人类突破疾病治疗的未来。这个领域与主流科技股和消费股的相关性较低,能够有效丰富我们持仓的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科技行业波动巨大,一款新药的成功或失败都可能导致股价大幅变动,适合能承受较高风险的投资者。
基本信息:汇添富基金发行于22年8月,产品规模13.30亿,管理费+托管费:0.5%+0.15%;
区间涨跌幅:年初至今22.40%、近一年15.79%、近三年28.17%。
6、标普消费ETF (159529.SZ):聚焦美式“可选消费”
简评:此ETF跟踪标普500消费精选指数,其特殊之处在于剔除了必需消费品公司,纯粹聚焦于亚马逊、特斯拉、耐克等非必需消费领域的巨头。
这使得它能更敏锐地反映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升级趋势,当我们看好美国经济活力时,它是一个非常直接的配置工具。
基本信息:景顺长城发行于24年2月,产品规模8.37亿,管理费+托管费:0.5%+0.20%;
区间涨跌幅:年初至今-11.33%、近一年20.26%、近三年38.81%。
7、标普油气ETF (159518.SZ、513350.SH):博弈能源周期的“锋利工具”
简评:这两个ETF跟踪标普油气勘探与生产精选行业指数,其特点是高度集中于油气产业链的上游公司,即专门负责勘探和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企业。
因此,它的表现与国际油价的波动高度相关,是典型的周期性资产。它既可以作为对冲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工具,也可以在看好油气价格时进行针对性配置。需要注意的是,它是一把“双刃剑”,波动性极大,适合对能源周期有深刻理解的投资者。
基本信息:
1)159518.SZ:嘉实基金发行于23年11月,产品规模7.12亿,管理费+托管费:0.5%+0.10%;
2)513350.SH:富国基金发行于23年11月,产品规模6.13亿,管理费+托管费:0.5%+0.10%;
区间涨跌幅:
1)年初至今-5.89%、近一年-1.54%、近三年-7.64%;
2)年初至今-6.57%、近一年-0.95%、近三年-6.29%。
8、新兴亚洲ETF (520580.SH):打包投资亚洲四小虎
点评:这只ETF跟踪iEdge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其最大特点是绕开了常见的港股、美股和日股,专注于投资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这四个核心新兴市场。
它就像是“新兴亚洲市场的上证50”,一篮子打包了这四个国家中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家龙头企业,例如印度的HDFC银行、印尼的PT Astra International等。这为我们提供了参与这些高增长经济体,分享其人口红利和经济成长的直接工具,是分散单一国家风险的较好选择。
基本信息:南方基金发行于22年12月,产品规模5.42亿,管理费+托管费:0.2%+0.05%;
区间涨跌幅:年初至今27.0%、近一年27.72%、近三年60.87%。
9、亚太低碳精选ETF (159687.SZ):布局亚太“碳中和”主题
点评:此ETF跟踪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主要投资于亚太地区(除中国内地)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公司。
它顺应了全球“碳中和”的长期趋势,让我们能够参与到亚太其他市场绿色转型的投资机会中,为组合增添一份“绿色”底色。
基本信息:招商基金发行于25年2月,产品规模3.11亿,管理费+托管费:0.4%+0.10%;
区间涨跌幅:年初至今6.94%。
(上述内容数据来源Choice,截止日期:2025.11.05)
02 善用好配料,提升组合韧性
上述9类跨境行业ETF,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地域、行业和发展逻辑。它们就像烹饪中的“特色配料”,能让我们的投资组合这锅“主菜”风味更佳、营养更均衡。
从特性看,大致有四个方向:
科技成长先锋:纳指科技ETF、中韩半导体ETF
生物医药创新:纳指生物科技ETF、标普生物科技ETF
新兴市场潜力:东南亚科技ETF、新兴亚洲ETF
特定周期/主题:标普消费ETF、标普油气ETF、亚太低碳ETF
这些产品均属于“卫星配置”,单一产品持仓占比建议控制在整体权益资产的5%以内。它们的作用是增强收益弹性、分散风险,而非作为组合的基石。
61提示几个常见风险:
1、汇率风险:QDII受美元波动影响明显,人民币升值会抵消收益。
2、时差与溢价:美股、A股有时差,容易产生溢折价,需要关注溢价率,避免追高。
3、指数组合交叉持仓:部分指数高度重叠(如纳指科技与纳指100),同持时建议把握总仓位,避免“以为分散、实则叠加”。
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高波动是常态:行业ETF的波动性远高于宽基指数,需要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耐心。
2、理解是关键:投资前请务必花时间了解其底层资产和驱动逻辑,避免盲目跟风。
3、警惕“冠军魔咒”:投资跨境行业指数,要严格注意安全边际,过去涨幅巨大的产品,未来不一定能持续,切忌追涨杀跌。
跨境投资如同在更广阔的海域中航行,虽然可能遇到风浪,但也能发现更多宝藏。更开阔的视野,能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分散的全球化组合。
03 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04 “61”指数基金估值表(0410期)
===================
现在的A股机会不大,我们多准备一些潜在标的,为下一轮做准备。
===================
数据整理不易,还望多多点赞、推荐、转发支持。
$沪深300ETF(SH510300)$ $纳指ETF(SH513100)$ $纳指科技ETF(SZ159509)$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