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6 09:19:58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辽宁
转发
发表于 2025-11-06 07:16:49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魏昭宇


K图 BK1163_0

  “感觉今年可控核聚变真的火了。”一位来自VC机构的投资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感慨。两三年前,不少业内人士还认为这是一个听起来非常遥远的概念。如今,来自一级市场的真金白银正在源源不断地投向可控核聚变赛道。

  而在二级市场上,可控核聚变板块亦成为不少基金经理看好的方向。截至11月4日,万得核聚变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超65%,有重仓可控核聚变板块的基金产品近半年以来的回报率超46%。

  有业内人士表示,可控核聚变这一行业有望在“十五五”期间迎来资本开支加速周期,相关零部件业务的业绩有望持续释放,享受行业高增长的红利。

  创投机构竞相涌入

  近日,安东聚变宣布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由联想之星、啟赋资本、盘古创富、道翼资本、水木清华校友基金投资。这笔资金将用于前沿人才梯队组建、聚变驱动器系统研发、实验系统与测试平台建设等方面。据悉,安东聚变成立于2022年11月,致力于加快推动Z箍缩能源技术方案,开发可控核聚变驱动技术装备及系统,为后期设计、建设及商业化发电提供支持。

  “以往我们提到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感觉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如今,投资人们正在用真金白银证明这一行业愈加清晰的前景。”一位私募机构的投资经理感慨说。

  有机构入局首轮融资,亦有机构伴随着企业走到了IPO阶段。作为美国MIT-CFS、英国TE等多家全球可控核聚变龙头企业的高温超导材料供应商,上海超导今年的IPO进程备受市场关注,其背后的投资方出现了多家知名一级机构的身影。企查查显示,知名国资机构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7.92%,成为上海超导第三大股东;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蔚来资本旗下的合肥蔚瀚速坤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达5.29%,位列上海超导第四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资本对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关注可追溯到更远的时间。2022年年初,蔚来资本与米哈游共同领投了能量奇点的首轮融资(近4亿元),用于研发商业化可控核聚变技术。此外,知名创投机构中科创星亦在2022年投资了多家可控核聚变赛道的初创公司,如星环聚能、翌曦科技等。

  把视野拓展到全球,可控核聚变行业的融资速度正在加快。此前,美国聚变工业协会发布了《2025全球聚变产业报告》,共计53家商业化聚变企业参与调研,较2024年的45家有所增长。截至2025年中,全球商业聚变产业的累计融资总额达到97.66亿美元,其中私人资本贡献89.71亿美元,公共资金投入7.95亿美元。

  可控核聚变概念成二级市场新宠

  在二级市场上,可控核聚变概念股亦是备受各路资金青睐的宠儿。截至11月4日,万得核聚变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超65%,近3个月以来涨幅近20%。

  今年6月,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成立,基金经理胡泽在第一份季报中便明确表示,该产品主要聚焦可控核聚变方向。“可控核聚变相对其他能源形态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可控核聚变会成为能源的终极形态,世界主要的经济体都在大力推进可控核聚变的研发,希望能够在未来的能源竞争中占得先机。”胡泽在基金二季报中表示。

  在基金三季报中,胡泽表示继续重仓可控核聚变板块。截至三季度末,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合锻智能、永鼎股份、旭光电子、安泰科技、国光电气、王子新材、爱科赛博、西子洁能、宏微科技、四创电子。截至11月4日,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超17%。

  像永赢制造升级智选混合发起这样重仓可控核聚变板块的基金不止一只。华富天鑫灵活配置混合在二季度一改此前多行业均衡配置的思路,重仓可控核聚变赛道。“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国家能源安全逐步凸显的大背景下,是否有什么方向是国家或将重点投入并在未来发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的?我们认为,可控核聚变或许是答案之一。”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这样表述。

  此外,基金经理陈宗超在同泰新能源优选1年持有股票的三季报中表示,持续增加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投资权重,重点布局可控核聚变各个环节的优质标的。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该基金近6个月以来的回报率超46%。

  商业化可期

  2022年底,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实验目标输入2.05MJ的能量后,输出了3.15MJ的能量,能量增益达到1.53倍,是人类首次在实验室环境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净能量增益”。彼时,中科创星发文认为:“可控核聚变不再只是科学家口头上的‘50年的梦想’,人类在逐梦可控核聚变之路上的进步已然是事实。”但同时,该机构做出如下判断:本次实验与商业可控核聚变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强的关联性,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可控核聚变在技术端迎来多项利好消息。国金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项目实现重要突破,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EAST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的“高质量燃烧”。可控核聚变领域“聚变三重积”的两大指标分别为燃烧时间、燃烧温度,本次EAST项目的实验结果“亿度千秒”代表着商业化落地出现重要进展。

  在基金经理胡泽看来,2025年是可控核聚变试验堆大发展的一年。合肥的BEST项目、上海的中国聚变项目、成都的环流和先觉项目,江西的星火一号等试验堆项目都在近两年启动招标或建设,这将拉开可控核聚变在中国发展的序幕。预计在“十五五”期间,年均总投资在150亿元-200亿元。如果试验堆进展顺利,从试验堆向工程堆升级后,可控核聚变的投资有望再上一个台阶,达到每年300亿元-500亿元,可控核聚变的相关投入有望呈现出明显的逐级提升态势。一旦工程化问题全部解决,并且成本达到合理区间,可控核聚变将达到商业化条件,有望逐渐替代火电、光伏等其他不可再生和不稳定的发电形态,成为全球重要的能源来源,届时将迎来可控核聚变建设的大规模爆发。

  具体到投资方向,胡泽表示,下半年BEST项目的招标逐渐加快,许多公司有望拿到合同,同时江西的星火一号项目也有望开始招标,行业或迎来较多利好。

  在操作层面,有基金经理亦提示,可控核聚变目前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前瞻布局需要耐心和勇气,也需要充分的认知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跟风追高买入或者在市场恐慌时离场都不是最优的策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