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G发展大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11月4日下午,《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系统布局6G产业,建设了北京6G实验室,汇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全面推进6G研究与国际合作。
据悉,本届大会主题为“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聚焦以创新推进6G全球统一标准制定,汇集海内外专家研讨6G应用场景、系统技术体系、标准走向和产业研发成果等,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6G创新生态。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明确6G发展战略,启动先行先试,成立6G技术总体组,启动北京6G实验室建设工作,系统布局技术攻关、标准研究、企业引育与场景应用,初步形成“1个总体组+1个实验室+2个研发基地+2个产业基地”的协同发展格局。
在政策支持方面,北京市于2024年9月发布《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今年7月,北京经开区发布全国首个市级6G产业专项政策,围绕6G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中试服务能力、场景应用赋能、融合创新生态等五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截至目前,北京市有系统端中兴、终端小米两个龙头企业,多家在京单位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核心成员。北京率先建设试验平台,泛联院和中国移动成功测试单用户8Gbps的6G网络。
据悉,北京市已形成北部海淀区、昌平区研发基地和东南部通州区、经开区产业基地联动发展格局,构建起“网络定义终端、终端反哺网络”产业发展体系。
谈及未来北京6G产业的发展规划,苏国斌表示,北京市将从应用生态、核心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着力为6G发展保驾护航。
“将以需求为先,面向业务场景培育应用生态。”苏国斌说,北京将以商业闭环为目标,围绕市场—场景—业务—网络协同开展需求研究,梳理产业链核心企业,提前研判技术策略和演进路线,为6G商用筑牢基础。立足空天地一体通信等优势,发掘“杀手级”应用场景,培育全息通信、无人驾驶等典型应用,以应用端发力拉动产业发展,推动技术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
北京将立足6G技术探索与产品研发,聚焦通感智算、空天地一体通信技术等关键方向,攻坚通信网络架构、新型频谱利用、智能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全力推进6G核心通信设备研发,在下一代基站、卫星通信终端、高速率传输模块等领域突破技术壁垒,提升设备性能与稳定性。依托技术与设备创新成果,带动全息通信、无人驾驶、智能穿戴等产业的应用升级,助力6G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与规模化发展。
北京市将积极申报6G创新发展部市协同试点,建设完备的6G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同时,北京将推动北京6G实验室统筹全市6G创新资源,建立健全6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平台,挖掘6G核心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潜力。紧抓运营商、中兴通讯、红山科技、中国星网、小米、银河航天等链主企业,通过组织产业链技术研讨形成“需求共商、技术共创、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
“未来,北京市将加快形成千亿级集群组团落地、万亿级产业生态培育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6G产业的核心技术策源地、高价值企业集聚地和行业解决方案输出地。”苏国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