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女总裁杀疯了!
作者|沐风
编辑|时楠
中国的财富版图,正在被一群“女大佬”们重写。
近日,《2025胡润女企业家榜》发布,钟慧娟以1410亿的身价,干掉了碧桂园的杨惠妍、娃哈哈的宗馥莉,首次坐上了“中国女首富”的宝座。
这位64岁的前化学老师,从丈夫手里接过一家初创药企,并干成了一个医药巨头。她和丈夫孙飘扬,更创下了夫妻二人各自执掌一家千亿市值药企的商业奇迹。
女首富换人的同时,“硬科技”的女总裁们,也在集体爆发:
蓝思科技周群飞,55岁,财富1100亿,榜单第二。
立讯精密王来春,58岁,财富855亿,榜单第四。
领益智造曾芳勤,60岁,财富695亿,榜单第六。
这三个女人,撑起了中国消费电子供应链的半壁江山,而她们的故事更是惊人地相似......
01
“厂妹”逆袭成女BOSS
3位科技女总裁的起点,都在工厂流水线上。
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说起。1988年,21岁的王来春,还是个初中毕业、在家务农的农村姑娘。她跑到深圳,成了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招聘的第一批149名员工之一,一个最底层的“女工”。
几乎是同一时间,周群飞的人生按下了“快进键”。这个15岁就因家贫辍学,只身南下深圳的湖南“厂妹”,在流水线的喧嚣中,却保持着异于常人的清醒。
她白天打工,晚上就跑到深圳大学去充电,会计证、电脑操作员证、报关证……她疯狂地给自己积攒着离开流水线的筹码。
另一边的曾芳勤从大学毕业后,正在深圳的国企里干着渔业管理。
但她也不甘于“铁饭碗”,她发现深圳的渔民,早就不打鱼了,都在搞电子产品运输。她毅然辞职、留学美国,一头扎进了摩托罗拉的供应链,做到了高管。
到了90年代,这三个女人的命运,开始第一次交汇。
1990年,20岁的周群飞,等到了她的第一个机会。她所在的工厂扩建陷入停滞,她直接跟老板立下军令状:“这个厂你给我干,盘不活损失算我的!”
三年后,她不仅盘活了工厂,更在1993年,揣着打工攒下的2万港元,带着家人,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1997年,在富士康干了近10年的王来春,也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
彼时,她已经从一个普通女工,一路干到了课长——那是当时大陆员工,能做到的最高级别。但她选择了离开,和哥哥王来胜一起创业。
到了2006年,曾芳勤也迎来了她的转折点。
诺基亚为了发展热熔胶业务,找到了当时已在业内小有名声的她,这促使她从80人和10台机器开始,创办了领益智造的前身。
这一时期,她们纷纷从打工人,变成了女老板。而她们真正崛起,都源于瞄准了同一个“超级巨人”。
02
瞄准巨人,杀入“果链”
进入21世纪,智能手机的浪潮袭来,她们不约而同地盯上了“超级巨人”——苹果。虽然“果链”不是那么好进,但她们每一个人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曾芳勤的“杀手锏”是,极致的成本控制。
2009年,领益智造杀入苹果供应链,曾芳勤后来回忆,那是一场“把牙血都咬出来”的战斗。客户的要求无止境,一张图纸的成本,甚至比买价还高。
怎么办?她就跟成本死磕。
别人买一台德尔塔机器,要40、50万美金;她就敢带着团队,自己分析、自己造,硬是把成本,干到了30万人民币。她的管理费用,常年控制在5个点以下,而同期的欧美对手,是12到15个点。
就是靠着这种“红字接单(亏本接单)、蓝字出货(靠优化流程最后盈利)”的狠劲,她硬是把良品率从30%做到了90%,在“果链”里站稳了脚跟。
王来春的打法,则是“与凤凰同飞”:她要和巨头一起飞,甚至飞得更远。
她太懂富士康那套“垂直整合”的逻辑了。她创业初期,就是靠着老东家富士康的订单活下来的,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是她早期股东。2009年时,富士康一度占了她近50%的收入。
但王来春不想做郭台铭的“附庸”,她不甘心只做“富士康的小弟”。
2011年,她做出了一个改变公司命运的决定:收购昆山联滔电子。这成了她切入苹果产业链的关键一步。
当时,王来春带着团队,从一根小小的iPad内部连接线开始,一步步拿下了MacBook电源线、Apple Watch无线充电和表带的订单。她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做到和富士康一样的品质。
真正的“封神之战”,发生在2017年。她杀入苹果爆款AirPods的供应链,取代了原来的供应商成了主力。当库克来参观她的工厂时,她已经成了AirPods的第一大供应商。到2019年,AirPods Pro的订单,已被她100%独家拿下。
另一边,周群飞的策略则是技术卡位。
周群飞从1993年创业,就一头扎进了玻璃这个赛道。从手表玻璃,到手机防护玻璃,她对品质的追求近乎偏执。
她的公司名字“蓝思”,音译自“Lens”(镜片),寓意着“蓝色科技”与“思想者”的结合。她不是在被动地接单,她是在用技术,定义这个行业。
这种对技术的痴迷,让她和同样追求极致的苹果一拍即合。她不需要像王来春那样,先“依附”再“超越”,她从一开始,就是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坐上了苹果的牌桌。
这三个女人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杀进了“果链”的修罗场,把自己从工厂小妹变成了“国链女王”。
03
踩着苹果,疯狂进化
“果链”这条船虽然大,但也最容易翻。
2018年,苹果遭遇危机,iPhone销量不及预期,“苹果概念股”应声暴跌。这记警钟,让她们意识到,把身家性命都绑在一个客户身上,太危险了。
于是,一场比杀入果链更疯狂的进化,开始了。
周群飞的蓝思科技,早早就开启了多元化转型。她要把在玻璃上练出来的本事,复制到所有的新赛道。
在汽车领域,她拿下了全球主流车企的合作,智能座舱、中控屏等产品线,快速扩张。
在光伏领域,她搞出了超轻薄柔性光伏组件,在材料科学上秀了一把肌肉。
在AI上,她全面推进向“AI硬件创新平台”的转型。
现在,周群飞正带着蓝思科技,冲击港股“A+H”上市,准备把工厂,开到越南和泰国去。
王来春的进化,更是大开大合。她在2021年,直接推出了“三个五年计划”,目标是把立讯精密,从一个消费电子巨头,变成一个全能的科技巨头。
汽车领域这是她的最大赌注。她放话自己“不造车”,但要“帮别人造好车”。她的目标,是让立讯精密的Tier1(一级供应商)业务,杀进全球前十。2023年上半年,她的汽车业务,同比暴涨了51.89%。
她的公司在通讯业务,更是暴涨了68.42%。她搞的800G光模块,瞄准的正是AI数据中心这个超级风口。
此外,苹果最新的“空间计算设备”Vision Pro,这个被视为下一个时代的尖端产品的组装合作商也是王来春。
曾芳勤的进化最为激进。她瞄准的是未来几十年最大的风口——机器人。2019年,她就和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合作,操刀了整机组装。
现在,领益智造已经掌握了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等核心技术,正在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等核心硬件。
与前两位一样,曾芳勤也在2021年,切入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从电池结构件开始,只用了3年就扭亏为盈。
这三位女王,都把苹果当成了自己的“练兵场”。她们在苹果严苛的要求下,练出了一身硬功夫,然后再把这身功夫,毫不犹豫地砸向了新能源汽车、AI、机器人等未来滚烫的赛道。
04
结语
这份女企业家榜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财富版图,正在发生的剧烈变迁。
巨变的核心驱动力,不再是传统的地产或消费,而是以创新药、精密制造为代表的科创赛道,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正在向“新质生产力”倾斜。
另外,胡润还提到,在中国,全球白手起家的男企业家里,中国占了三成;但在全球白手起家的女企业家里,中国占了七成。
这些中国女企业家们,不再是依靠丈夫,也不再是仰仗父辈的荫庇。她们用自己的坚韧、敏锐和魄力,为中国企业崛起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