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核电焊材巨头,可控核聚变风口起飞
净利大增!大西洋业绩亮眼开场
在资本市场与行业发展的浪潮中,一则消息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 —— 大西洋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 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5 亿元到 1.49 亿元,同比增加 57% 到 73% 。这一成绩无疑是一份亮眼的答卷,彰显着大西洋在市场中的强劲实力。
大西洋,作为中国焊接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在核电焊材领域,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 1949 年创立以来,它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焊接材料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产品涵盖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覆盖三大系列共 700 多个品种,以全面的产品结构满足不同行业的多元需求,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煤化工、石油储罐、抽水蓄能、火电、磷酸铁锂、核电、风电、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
深入剖析:业绩增长背后的秘密
如此显著的业绩增长,绝非偶然,背后是大西洋在产品、市场、技术等多维度的精心布局与深耕细作。
(一)产品销量与结构的双重优化
产品销量的增加是业绩增长的直接动力。在诸多行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大西洋敏锐捕捉到市场需求,加大生产力度,其焊接材料产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市场。在石化领域,随着新的炼油厂、化工厂项目的开工建设,对焊接材料的需求猛增,大西洋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成功获得大量订单,产品销量大幅提升 。
而销售品种结构的优化则是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公司不断调整产品组合,自动化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以前,传统的焊接材料产品利润空间有限,且市场竞争激烈。大西洋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一系列自动化焊接材料,这些产品不仅焊接效率高,而且质量更稳定,能满足高端制造业对焊接工艺的严格要求,深受客户青睐。在风电项目中,其高附加值的风电专用焊材,以卓越的性能保障了风电机组的稳固焊接,虽然产量占比可能不如传统产品,但创造的毛利却相当可观,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显著提升。
(二)市场战略布局的成效
大西洋在市场战略布局上有着清晰的思路与精准的策略。在不同项目领域的市场推广工作中,充分发挥产品组合销售优势。在火电项目中,除了提供常规的焊接材料,还会根据项目需求,搭配特种焊条、高效焊剂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焊接材料解决方案 。这种产品组合销售,既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又能提高客户的采购粘性,促进销售额的增长。
在抽水蓄能项目中,公司提前布局,深入了解项目建设特点和焊接需求,研发针对性的焊接材料,并积极与项目建设方沟通合作,在项目建设初期就成功进入供应商名单,随着项目的推进,订单持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业绩增长。
进军核聚变:站在能源革命的前沿
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控核聚变技术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 “金钥匙”,正吸引着全球目光。大西洋,凭借其在核电焊材领域的深厚积累,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积极布局,站在了这场能源革命的前沿。
(一)可控核聚变 —— 能源新希望
可控核聚变,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核反应过程,让轻原子核在极高温度和压力下聚合为重原子核,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 ,在此过程中质量亏损转化为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 。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堪称解决能源危机的 “金钥匙”。从原料角度看,核聚变的主要燃料氘和氚,储量极为丰富。其中,氘广泛存在于海水中,每 1 升海水里提取的氘,通过核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300 升汽油;而氚虽在自然界存量稀少,但可通过锂与中子反应人工制取,地球上锂的储量也足以支撑核聚变的长期需求 。从环境层面考量,核聚变产物主要是氦气,清洁无污染,既不产生温室气体,也无核裂变反应堆那样棘手的长半衰期放射性废料问题,对生态环境十分友好 。安全性上,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一旦反应条件不稳定,反应会自动终止,不存在核裂变可能出现的失控链式反应风险,大大降低了核事故发生的概率 。
全球范围内,可控核聚变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成为国际科研竞赛的焦点领域。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在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多次实现正增益惯性约束聚变点火,即产生的能量超过输入能量,为核聚变发电的可行性提供了关键验证 。中国同样成绩斐然,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重要参与方。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造太阳 “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更是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 1 亿摄氏度 1066 秒 “高质量燃烧”,为后续研究积累大量宝贵数据 。此外,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全面加速,计划 2027 年建成并演示聚变能发电,进一步推动我国核聚变技术从实验走向实用 。
(二)大西洋的核聚变布局
大西洋高度重视核级焊接材料的研发,目前已和国内三大核电公司(中核、国核、广核)充分合作 。面对可控核聚变这一前沿领域,大西洋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研发出如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镍基等一系列焊接材料,部分产品用于可控核聚变相关部件的制造 。
在技术优势方面,大西洋在焊接材料研发上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其研发团队不断探索创新,针对核聚变装置制造中对焊接材料耐高温、抗辐射、高强度等特殊要求,成功研发出满足这些严苛条件的产品。在市场优势上,与三大核电集团的紧密合作,使大西洋在核聚变市场中拥有了稳固的客户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口碑 。随着全球对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持续投入,核聚变装置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大西洋有望凭借其产品和市场优势,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核聚变产业发展中分得一杯羹 。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机遇无限
从政策支持角度看,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对核电及可控核聚变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国将核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核电建设与核聚变研究,这为大西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市场需求增长方面,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核电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可控核聚变研究项目也不断增多,对焊接材料的需求水涨船高 。到 2030 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增加 20% 左右,这意味着核电焊材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虽然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商业化应用后,对特殊焊接材料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大西洋凭借其先发优势,有望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凭借自身优势,大西洋未来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长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在现有核电市场,公司可以进一步深化与三大核电集团的合作,拓展产品线,满足更多核电项目的需求 。在可控核聚变市场,随着技术成熟,有望成为关键焊接材料供应商,为核聚变装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焊接材料解决方案,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增长 。
(二)挑战重重
在技术研发压力上,可控核聚变对焊接材料的性能要求极高,如耐高温、抗辐射、超低温性能等,大西洋需要不断投入研发,攻克技术难题,以满足核聚变装置制造的需求 。市场竞争也不容小觑,焊接材料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有国内同行的竞争,还有国际知名企业的挑战 。在核电和可控核聚变领域,大西洋需要与国内外企业竞争订单,如不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很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保持领先地位,大西洋需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更加完善的研发体系,吸引和培养高端研发人才,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技术创新 。在产品方面,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市场策略上,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巩固市场份额 。
总结:潜力无限的行业领航者
大西洋在前三季度交出的亮眼业绩答卷,是其深耕市场、优化产品、拓展布局的有力证明。而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布局,更为其未来发展打开了无限可能的大门。在能源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大西洋站在了传统行业与新兴领域的交汇点,既有成熟业务的稳定支撑,又有前沿布局的创新驱动 。相信在未来,大西洋将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市场优势和战略眼光,在焊接材料行业持续领航,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大放异彩,为全球能源变革与产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