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星期二),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记者11月3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前三季度,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门加快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海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海洋资源要素供给稳定,企业经营情况总体较好,海洋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海洋对外贸易稳中有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蓝色支撑”。下一阶段,要加速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成效,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两部门印发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探索设立节水产业基金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3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联合印发《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着力巩固提升节水装备产业链竞争优势,加快以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案》明确,探索设立节水产业基金,发挥绿色金融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节水贷”等绿色金融服务,引导企业积极采购节水装备,对符合条件的节水项目优先给予支持。
11月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商用清洁机器人国家标准近日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实施。该标准适用范围覆盖商场、酒店、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商用环境中使用的清洁机器人,通过明确清洁性能、运动性能、健康安全等技术要求,规范产品设计与生产,全面提升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产品质量水平与实际使用体验。
11月3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暂停受理部分如意金积存业务、易存金业务的实时买入、新增定投买入、实物金兑换等申请。相关业务恢复事宜,以银行后续公告为准。当日傍晚,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已恢复受理如意金积存业务的相关申请。
上海证券报
两部门发布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到2030年构建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节水装备体系
11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联合发布《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下称《实施方案》),明确以节水装备高质量发展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节水装备产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证券行业迎来更名大年。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年内已有6家券商完成名称变更。从并购重组催生的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到股权变更后亮相的天府证券、北京证券,再到剥离多元业务、聚焦主业的国盛证券,这些新名称的背后,并非简单的品牌焕新,而是在牌照红利消退、业务同质化严重等“旧烦恼”下,叠加监管“打造航母级券商”引导与地方国资整合诉求后,券商展开的一场关于生存与转型的集中探索,折射出整个证券行业在时代变革中的战略重构。
11月3日,来自四川省的智能应用软件公司明略科技-W登陆港股市场,成为四川省年内第二家登陆港股的企业。今年以来,在政策支持及资金面回暖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成为热门上市地。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港交所以超过2100亿港元的募资额在全球各大交易所中排名第一。
11月3日,A股市场下探回升,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55%,深证成指涨0.19%,创业板指涨0.29%。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2132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169亿元。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上涨。
证券时报
11月3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的公告》,决定自11月5日起,实施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大陆居民申办往来台湾探亲签注“全国通办”、在部分与港澳台通航通行口岸推广应用智能通关等6项举措;自11月20日起,实施扩大内地居民换发补发出入境证件“全程网办”试点城市范围、为持探亲签注往来港澳地区的内地居民在港澳地区续办同类型探亲签注提供便利等4项举措。
“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创业节2025”于11月3日开幕。证券时报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有100多个经济体的3.7万多名企业高管、800多位演讲嘉宾和700家参展商参会,共同探索前沿科技趋势,带来更多创新与商业发展机会。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良好局面。自然资源部11月3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海洋资源供给水平稳步增强,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在涉海金融方面,市场释放积极信号,18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60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近日,多家储能相关企业斩获订单,比如南瑞继保与国际储能开发商Pacific Green集团签署协议;霍普股份全资子公司上海霍普数智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储能系统采购合同,金额为5.2亿元。据国家能源局及第三方机构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锂电储能装机超170GWh,同比增长68%,市场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
证券日报
11月3日,工信微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党建》杂志2025年第11期署名文章《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李乐成介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居全球第一梯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90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000家,国家级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走深向实。
四季度以来,山西、河南、广东等多地围绕脑机接口推出新的政策举措,旨在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例如,10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发布《河南省医药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强调“加快智能医学研究设施大科学装置建设,围绕脑机接口技术等领域开展设施前期研究”。
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走势显著向好的态势下,融资融券(以下简称“两融”)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两融余额多次创下新高。受此带动,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54.52%。为把握业务发展机遇、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近日,多家券商宣布将提高两融业务总规模上限。
前三季度42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5%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正增长 投资净收益增速放缓
非利息收入是银行营收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银行业利息净收入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非利息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的经营韧性。目前,A股42家上市银行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均已出炉,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等非利息收入状况随之浮出水面。
人民日报
记者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包括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实施大陆居民申办往来台湾探亲签注“全国通办”、在部分与港澳台通航通行口岸推广应用智能通关等举措。
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北仑电厂9号100万千瓦燃煤机组顺利投产。至此,北仑电厂的火电装机规模达到73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40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的火电厂。
经济日报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外,我国境内股票市场共544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改善,科创引领作用凸显,分红回购频次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日前,2025年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落幕,多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成果在会议期间亮相。与会机构与专家学者共研趋势、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就再保险行业发展、全球风险治理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央广网
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货币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商用清洁机器人》(GB/T46495—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范围覆盖商场、酒店、写字楼、地下车库等商用环境中使用的清洁机器人,通过明确清洁性能、运动性能、健康安全等技术要求,规范产品设计与生产,全面提升商用清洁机器人的产品质量水平与实际使用体验。
第一财经
财政部机构设置有了新变化,新设立债务管理司。11月3日,财政部网站中“机构设置”一栏挂出了新设立的债务管理司,这意味着财政部正式设立债务管理司。
中韩续签4000亿本币互换协议 央行报告部署人民币国际化新局
11月3日,央行公告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央行表示,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货币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29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实施一系列增值税政策调整。
在工具类基金产品需求旺盛背景下,ETF市场持续扩容。据Wind统计,截至10月31日,ETF市场的总规模(不含联接基金,下同)达到5.7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了近2万亿元,增幅约为53%。
经济参考报
今年以来,二级市场上有色股业绩整体亮眼。Wind数据显示,申万一级有色金属行业141家上市公司已经全部公布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108家公司营收规模实现同比增长;9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接近七成,其中有23家公司同比增幅超过一倍。
进入四季度,商业银行密集开启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包括渤海银行、广州农商行、建行安徽省分行、平安银行、江苏靖江农商行、兰州农商行等多类银行机构发布了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涉及贷款资金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等类别,金额达到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