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日前,三和管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83亿元,同比增长3.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8047.71万元,同比增长286.23%,提前完成年初设定的业绩目标,展现出良好的经营韧性。
三和管桩为国内预制桩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方桩、特种桩、支护桩以及各类预制构件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大型设备基础、城市高架道路、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城市轻轨、电力、冶金、市政工程及民用建筑、光伏、水利等诸多领域。
近年来,公司在稳定传统基建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深化在光伏、风电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布局,并成功切入海洋工程领域,实现海工桩批量供货,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在新能源相关业务方面,公司表现尤其亮眼。2025年上半年,公司用于光伏项目的管桩销量同比增长50.58%,用于风电项目的管桩销量同比增长35.21%,风电PC构件销量实现同比增长1392.16%。新能源相关业务正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引擎。
在海洋工程领域,公司实现关键性突破,上半年完成海工桩供货0.58万米,标志着公司在该领域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跨越,为后续参与更多海洋基建项目奠定基础。与此同时,随着公司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持续推广与深入拓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用于水利相关项目的产品销量实现大幅跃升,同比增幅达191.96%,水利类PC构件产品销售额也同比增长59.5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产业层面也呈现回暖趋势。据国海证券统计,国内海风进入招标旺季,9月国内海风风机招标达到2.1GW,结束了5-8月招标仅1.2GW的低迷期;陆风风机招标达7.02GW,维持高位。近日全球1000多家风能企业的代表联合发布《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国内年新增装机不低于120GW(其中海风不低于15GW)的发展目标,为产业链带来明确的增长预期。
此外,以雅下水电、三峡水运新通道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持续推进,以及政策驱动下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有望进一步拉动上游建筑材料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在“双碳”战略推进、海洋经济加速崛起和重大工程项目落地等多重机遇下,三和管桩凭借其在新能源、海工等领域的积极布局,正逐步突破传统建材企业的单一发展路径,展现出顺应能源转型与基建升级的新面貌,未来成长空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