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研判
指数突破3800~3900点的箱体花了2个多月,突破后平均股价上升并且量能也没有大幅消退,那么这次的突破就是有效突破。周五虽说指数失守4000点,但突破后的箱体支撑还在,依然是值得乐观看好的。
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本身就位于估值洼地,上证指数是17倍的滚动市盈率,2.3%的股息率;红利指数是8倍的滚动市盈率,4.2%的股息率;随着中长期低利率的实现和经济确定性的上升,A股的风险收益比在全球具有竞争力。
从宏观上来看,2012年至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1%)的两倍,中国经济展现出更强的确定性。对中长期资金来说,投资A股或许意味着不仅赚取经济增长本身的钱,赚取估值水平提升的钱,还额外赚取了币值上升的收益。
二、机会前瞻
1、多重利好量子科技
先是科技巨头们动作频频:英伟达发布了新的互联架构,要把GPU和量子处理器连起来,打造更强的量子超算;谷歌也宣布其量子芯片实现了“量子优势”,算起来比现在最快的超计算机快了上万倍。同时,国内也不落后,中国电信成功做了超过80公里的量子通信实验,离实际应用更近一步。
政策方面也很有力,国家在“十五五”规划里把量子科技定为“国之重器”,四川等地也推出了具体的发展计划,要大力扶持这个产业。
市场反应也很热烈,十月以来,国内外量子概念股普遍上涨,多只股票涨幅超过20%,有的甚至接近50%。有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量子市场规模可能突破千亿美元,增长空间非常大。

一些重点公司也获得不少关注,比如中兴通讯、西部超导、国盾量子等,融资买入额都挺高,它们有的产品已经用在量子计算机中,有的正加大研发投入。整体来看,量子科技正从实验室快步走向产业应用,成了一个充满潜力的未来赛道。

2、世界第一、全球唯,核能领域重大突破!
最近中国核能有个大突破!科学家们首次在“钍基熔盐堆”中成功实现了核燃料的转换,这相当于把我国储量丰富的“钍”变成了可用的核能,真正做到了“点石成金”。
这项技术可太关键了。咱们国家一直缺铀,但钍资源却很丰富,而且还是稀土开采的副产品,相当于“买一送一”,既降低成本又提高资源利用。更厉害的是,这种反应堆特别安全,它不用像传统核电站那样依赖大量水来冷却,甚至可以直接建在甘肃的沙漠里,为内陆地区供电打开了新大门。
消息一出,市场也跟着热了起来。今年核电概念股普遍上涨,多只股票价格翻倍,整个板块市值已超1.3万亿元。有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成为世界第一。
连比尔·盖茨都关注到了,他评价说中国在核能创新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在核聚变领域的投入非常巨大。咱们的“人造太阳”BEST项目也在快速推进,预计2027年就能首次演示聚变发电。
看来,核能不仅正在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更可能成为中国能源战略中一张重要的“王牌”。
3、创新药“出海”加速
最近,国产创新药迎来了双重利好,行业热度飙升!
一方面,创新药“出海”在10月份迎来爆发,接连达成多笔巨额对外授权合作。这背后是全年交易总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远超去年,标志着我们的创新药正从“跟跑”变为“并跑”甚至“领跑”,真正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另一方面,国内的支付环境也在改善。今年的国家医保谈判首次引入了“商保创新药目录”,专门为那些临床价值高但暂时进不了医保的顶尖新药开辟了新通路。这个机制能帮药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被业内普遍看好。
受这些重磅消息鼓舞,资本市场迅速反应,A股和港股的创新药板块集体大涨,多只个股出现涨停。
业内分析认为,在政策支持、临床突破和资本助力的多重推动下,中国创新药行业已经成功转换了增长动能,正从本土走向全球,进入了商业化放量的新阶段。
本文内容由投资顾问【卢亚飞(蓝玄策)执业编号:A0030625070015】整理编辑,信息均为公开资料可查询,文中的观点和总结基于当前公开的信息客观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蓝玄策的财富号 2025-11-02 14:32)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