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特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公司发布的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96亿元,同比增长43.84%;归母净利润达1.30亿元,同比增长37.24%;扣非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98%。单看第三季度,营收达2.93亿元,同比增长42.13%,环比增长11.55%;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32.37%。尽管利润环比微降0.16%,但整体表现仍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的强力支撑。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43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达46.1%。开特股份作为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供应商,产品几乎覆盖所有主流品牌,受益于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带来的单车价值量提升。其核心客户比亚迪在2025年1-9月销量达326.01万辆,同比增长18.64%;另一大客户T客户Q3销量也保持稳定增长。订单充裕叠加产能逐步释放,推动公司营收持续高增。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保持主业强劲增长的同时,正积极布局新赛道。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777万元,同比增长近50%,显示出强烈的创新意愿。一方面,开特股份与西安旭彤合资成立具身智能公司,切入机器人传感器领域,已具备六维力、磁传感器、EMB压力传感器等产品,并拥有电机、编码器自制能力,在行星减速器方向也有初步布局。另一方面,公司于10月22日与豪特节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军数据中心液冷赛道,拟共建储能与数据中心产业链,拓展工业级热管理应用场景。
从财务和产能建设来看,公司在建工程同比增长222.17%,固定资产增长71.75%,表明云梦汽车传感器扩能二期及募投执行器项目已陆续投产,有望在2026年释放更大产能,缓解当前满负荷运行的压力。申万宏源研报指出,随着产能瓶颈解除,叠加机器人和液冷业务贡献增量,公司未来业绩具备较高弹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达1.94亿、2.52亿和3.0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在我看来,开特股份此次超预期并非偶然。它既踩准了新能源汽车爆发的节奏,又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果断外延扩张。尤其是在机器人和液冷这两个前沿领域的落子,显示出管理层的战略前瞻性。虽然目前股价有所回调(最新跌幅1.90%,报41.75元),但考虑到其核心客户基本盘稳固、新业务有望带来千万级订单,且2026年产能释放将打开成长空间,我认为市场对其长期价值仍有重估可能。当然,也要警惕车规产品年降压力及大客户销量波动的风险,但这并不改变我对这家公司正处于上升通道的基本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