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老高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港股,正上演“量贩零食第一股”争夺大战。
盲盒、奶茶之后,年轻人要把零食推向IPO。
继“量贩零食规模最大上市公司”、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启动港股IPO后,中国零食界再掀巨浪。曾计划也去港股IPO的“量贩零食规模最大创业公司”鸣鸣很忙,坐不住了。近日火速更新招股书,力求在万辰集团港股上市前,顺利IPO,斩获“量贩零食第一股”宝座。
中国零食界的资本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比着卖蘑菇起家再转战零食的万辰集团,鸣鸣很忙也很有特点,它们原来是两家公司(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零食很忙创始人晏周、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定是两个85后,一个曾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一个高中辍学去卖炒货。二人本来天各一方,受新零售风口影响,决心杀入零食界做起暴富美梦,纷纷创立了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这两家公司因为市场重叠,相互厮杀、低价“内卷”,导致双方陷入窘境。
两边都扛不住了,关键,投进来的VC/PE、产业资本也不想扛了,于是晏周、赵定决定“握手言和”共同救赎。2023年,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合并成新公司鸣鸣很忙。有营销经历、擅长“讲故事”的晏周做起“大脑”,卖炒货起家的“技术流”赵定负责前线指挥,二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资本股东欢天喜地。合并时,鸣鸣很忙拿到一笔10.5亿元融资,估值超100亿元,公司则飞速扩张,用两年时间把门店从6500家搞到了2025年初的16783家。
公司合并的目标很明确,未来IPO拿下“量贩零食第一股”。2025年,港股IPO前景一片大好,盲盒、奶茶异军突起,让鸣鸣很忙看到了资本暴富的机会,计划赴港IPO。本来,鸣鸣很忙“不着急”,“量贩零食第一股”早晚归它们,可万辰集团也是这么想的,后者最大的优势是,已经在A股上市,港股IPO审核相对轻松。资本市场的特点是,“追捧第一”。
所以,鸣鸣很忙压力山大,此次更新招股书,是想在业绩与数据上坐稳“零食一哥”。招股书显示,2024年,鸣鸣很忙GMV(零售额)555亿元,营收393.44亿元,净利润8.29亿元。2025上半年,公司业绩再爆发,GMV达到411亿元,同比增长86.9%。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鸣鸣很忙门店总量突破了20000家,按GMV计,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决战港股,鸣鸣很忙的“量贩零食第一股”标签似乎就在眼前,零食界的造富运动要来了?
一
2025上半年,港股经历了一轮奶茶大战,过去IPO无比艰难的奶茶公司纷纷圆梦,股民感叹,“还是年轻人的钱最好赚”。当下港股市场,确实是“年轻投资者的天堂”。比如炒作最凶猛的“港股三姐妹”蜜雪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基本上就是专门服务年轻人。
而港股消费、科技领域市值高、股价暴涨的公司也主打服务年轻人。“年轻人的钱不单好赚”更代表了新兴主流消费趋势。全球“顶流”资本早就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2016年提出“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概念之前,就把“Z+世代”的年轻人当做未来消费的主力军,一切跟年轻人有关的事物,借助资本推波助澜很容易冒出新风口。可以回忆下,近十年最火爆的风口与行业,哪个跟年轻人没关系?在消费赛道里,资本聚焦在年轻人“衣食住行娱乐消遣”的方方面面。根据百度文库统计,“盲盒、奶茶、零食”正成为年轻人日常所需的“三小件”,盲盒、奶茶,亦是2025年港股消费赛道的主要赢家。
但盲盒、奶茶经过上半年的爆炒后,估值进入高位区间,盲盒最大赢家泡泡玛特年内股价涨幅超200%后,急转直下。奶茶最大赢家蜜雪集团股价玩起了“过山车”。消费赛道里,资本急需找到下一个估值成长“洼地”,代表新零售、新兴趋势的量贩零食,尚未“上位”。
资本着急,量贩零食领域的创业者更着急。当中,更更更着急的莫过于“零食一哥”鸣鸣很忙。就像这家公司的名字一样“再不忙起来”就来不及了。2025年,港股热闹了快一年,大批高估值“优质”公司吸走了主力资金,原本港股IPO是那些俘获VC/PE融资的创业公司主战场,如今也是“A+H”上市公司梦开始的地方,而“A+H”的募资能力远超创业公司。
同花顺统计,截至2025年9月,港股市场“A+H”上市公司募资额占全年总募资额的60%。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通过“A+H”模式上市,贡献了重要的募资份额。使得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盯上港股IPO,无形中增大了独角兽、创业公司的募资难度。
前面提到的万辰集团就看到了“A+H”契机。2021年,万辰集团初次登陆A股IPO的身份是,“食用菌第一股”。万辰集团创始人王健坤的90后儿子王泽宁在过去几年带领公司逐步转型,进军量贩零食。通过收购一举拿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老婆大人等零食品牌,并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好想来用3年时间,创造了中国食品行业的增速“神话”。
由不足百家门店飞速扩充到近20000家门店。2024年,万辰集团营收达到323亿元。2025上半年,公司营收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暴涨50358.8%。无论是门店数量,还是营收、净利润,万辰集团跟鸣鸣很忙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若是万辰集团先登陆港股IPO,鸣鸣很忙就很被动了,或守不稳“量贩零食第一股”的地位。
对鸣鸣很忙来说,好消息是,万辰集团的港股IPO计划需取得监管机构批准,暂时没有最新动态。鸣鸣很忙火速更新招股书,更大的夙愿是想,先拿到港股入场券,锁定“第一股”。
二
为何鸣鸣很忙在乎“量贩零食第一股”?
这跟风口行业的逻辑有关。“风口之上猪都能飞,风口之下谁在裸泳?”量贩零食跟传统零食有着本质区别,量贩零食本质是2020年全球“黑天鹅”时期,年轻人消费情绪堆积的产物,经资本驱动风口发酵。2020年,受“黑天鹅”滋扰,传统商超结构发生裂变,商超人流下滑,年轻消费者转向高性价比社区零售,叠加电商去中心化趋势,量贩零食概念崛起。
但在“黑天鹅”席卷的3年,一级市场VC/PE对风口的投资策略整体偏向“谨慎”。尤其是线下零售相关风口,在于,不管商超结构如何裂变,“黑天鹅”直接冲击线下,投资风险大于机遇,也是那3年,VC/PE投资趋势逐渐分化,更多机构转向了技术驱动的科技赛道。
科技赛道对VC/PE的“特殊性”是投资避险。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把钱投向技术、锤炼内功、安心研发,远比规模化的烧钱厮杀更靠谱、稳健。虽然VC/PE的属性是,“风险投资”,可没有一个投资人敢在不确定且无把握的状态下,“真去直面投资风险”。
在对量贩零食观察了3年后,这个行业在2023年才真正迎来风发。万辰集团、鸣鸣很忙就是在这一年快速成长。风口对量贩零食的作用力很大,风口行业如果不能二级市场资本化,往往会披上阴霾。比如曾经火遍中国的“共享风口”,两大单车头部或并购或“跑路”。
量贩零食很幸运。幸运的点是,风口来临、“黑天鹅”投资避险的3年,头部公司熬了出来。这家熬出来的公司便是鸣鸣很忙。在各种公开资料里,鸣鸣很忙的故事线有点混乱,2023年大合并前,它们是两家公司,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零食很忙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名叫晏周,是个长沙85后,早年在房地产行业做营销策划,经常跟个体户、零售商打交道。
在房地产行业不好赚钱的晏周,通过跟零售商交流,看到量贩零食概念的商机,他靠着过往积累的营销能力与口才,拉到几位合伙人,凑了10多万元踏上零食未知创业之路。其在房地产行业的资源极大程度缩减了线下零售最大的房租开支,在长沙当地一步步由小做大。
另一公司赵一鸣零食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赵定也是个85后,他高中辍学投身炒货生意,手艺“一流”。成立赵一鸣零食前,就是一位坐拥几家炒货店的小老板。赵定学历不高,却想的长远,他做赵一鸣零食“是要给儿子谋一份基业,等孩子长大去接管赵一鸣零食。”
这两位创始人的早期想法是,“开店赚钱、赚钱开店”。“战略”围绕本地及周边地区发展。晏周做过营销策划、思路敏捷,他听说“VC/PE能给钱扩大规模”,就走上了资本扩张路径,拿到了一笔2.4亿元融资。赵定不懂融资,可他已是“成功过的小老板”有钱给自己投。
资本一进来,零食很忙的触手就变长了,两家没有交集的公司,慢慢扭打在一起。起初谁也不服输,“黑天鹅”的突袭,让晏周、赵定一度“绝望”,“不打不相识,二人成了朋友。”也有观点说,VC/PE正处在投资分化期,转向科技的转科技,投消费也没精力“消耗”,在“中间人”的撮合下,双方“握手”共同熬过“黑天鹅”,两家公司合并组建鸣鸣很忙。
三
一家公司很难出现“两个老大”。
这场并购交易里,最大赢家是有资本撑腰的晏周,他是新公司的最大个人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第二大赢家是VC/PE,撮合了更大估值潜力的公司诞生,回报会更多。当然,赵定也是赢家,他是副董事长,他与晏周通过一致行动协议绑定,共同主导鸣鸣很忙的决策。
都说VC/PE是金融资本“金字塔顶”最聪明的一群人,果然没错。投资避险3年的VC/PE果断杀回了量贩零食行业,催生风口崛起。2023年合并不久,鸣鸣很忙拿到一笔10.5亿元融资,估值超100亿元。历史融资轨迹里,不乏红杉中国、高榕创投、五源资本、黑蚁资本、好想你、盐津铺子等“顶流”VC/PE、产业资本身影。好想你、盐津铺子是上市公司,它们入局量贩零食可能想寻找“第二曲线”。另一端,卖蘑菇的万辰集团也琢磨“分一杯羹”。
在VC/PE与上市公司的齐力推动下,量贩零食行业吸引了媒体聚焦。创投圈一位老媒体人常说,“VC/PE+上市公司+媒体”是风口“模型”,三点碰撞在一起,就会产生“流量”。
“流量”的终点是资本化。切到量贩零食的万辰集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顶着“食用菌第一股”上市时,首日市值只有15.86亿元,转型量贩零食后,踩到风口的它们业绩“脱胎换骨”转身成了新零售公司,目前市值超330亿元。这是“流量”风口、概念在二级市场的魅力。
乘着风口,万辰集团2024年营收达到323亿元。2025上半年,公司营收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暴涨50358.8%。鸣鸣很忙不遑多让,2024年,公司GMV达到555亿元,营收393.44亿元,净利润8.29亿元。门店方面,两家公司也在赛马。2025年初,鸣鸣很忙的门店总量达到16783家,万辰集团的门店总量是近20000家。
但万辰集团最初不算鸣鸣很忙港股IPO的竞品。A股有A股的估值逻辑,港股有港股的估值法门,鸣鸣很忙在量贩零食行业没有对手,它们只需登陆港股就能拿下“第一股”。随着万辰集团玩出“A+H”模式,味道变了,鸣鸣很忙忽然多了个“第一股”的竞争者。这是其背后VC/PE不愿看到的,“第一股”代表着最高的估值、股价增长空间,一旦有了“对标物”,原有的结构被打乱,市场会重新评定公司实际价值,万辰集团等得了,鸣鸣很忙等不了。
2025年,递交招股书不久的它们,最近又更新了招股书。上半年,鸣鸣很忙GMV达到411亿元,同比增长86.9%。这个数字接近了2024全年GMV总和。它们仿佛想用压倒性的数据告诉外界,“我们才是零食一哥,未来第一股。”门店增量上,鸣鸣很忙也在缔造“神话”。年初,它们的门店总量是16783家。几个月,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里,突破了20000家。
不知道是与同行赛跑,还是跟港股IPO年关临近赛跑。总之,鸣鸣很忙,真的很忙。
那么,你看好“零食一哥”的鸣鸣很忙的港股IPO之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