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20:59:59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山西
厚积薄发!
发表于 2025-10-30 20:31:4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王小伟

K图 002594_0

  10月30日晚,比亚迪(002594.SZ)三季报正式出炉。从第三季度来看,比亚迪实现营收1949.9亿元,实现净利润78.2亿元,环比增长23%,此外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这说明,尽管行业竞争加剧,但比亚迪核心经营指标向好趋势明显。

  从前三季度来看,比亚迪营收达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再创同期新高;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位列A股“研发一哥”,从这份三季报来看,公司“研发之王”本色不改。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在亮丽的业绩背后,持续加码研发是比亚迪增长的核心密码。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109亿元,截至目前,其累计研发投入已超2200亿元。

  持续加码研发下,比亚迪今年推出了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等众多颠覆性技术,持续打造极致产品,从而推动销量稳健增长。

  今年1—9月,比亚迪全球累计销量达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完成全年460万辆目标的70.87%,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宝座。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车型成为比亚迪销量的主力,自2025年初推出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截至9月累计搭载车型销量已突破170万辆。在技术自信下,比亚迪率先承诺为智能泊车场景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海外成重要引擎

  海外市场成为比亚迪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远超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目前比亚迪产品已覆盖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出口突破70万辆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个数字同比暴增107%,同时说明,比亚迪提前完成全年海外销量翻倍目标。主流判断认为,2025年全年,公司出口销量有望突破100万辆。在全球电动车市场,比亚迪已连续四个季度稳居纯电车型销量冠军,前三季度纯电车型销量达161万辆,远超特斯拉的122万辆。

  就在10月9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工厂下线,巴西总统卢拉成为宋Pro车主。在日前开幕的东京车展上,比亚迪全球首发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正式引入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加速拓展日本市场车型布局。

  供应商付款周期缩短

  车企账期问题此前曾多次引发热议,行业在今年年中开始“反内卷”整治。6月1日,《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开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需在60日内付款,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此外,工信部也部署“综合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问题”,将缩短账期作为重塑供应链秩序的关键举措。

  今年6月,比亚迪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声明,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成为继广汽、东风、一汽等车企后,又一家响应国家政策的头部企业。

  从这份三季报来看,比亚迪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金额明显下降,且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进一步缩短,共建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多家国际投行看好比亚迪发展前景。花旗最新研报预计,比亚迪今明两年的销量将分别达到467万辆和539万辆,核心驱动力是高端品牌的持续增长、在插混领域的绝对技术优势、更完整的产品矩阵和强劲的海外销量增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